万历15年深度解析,万历15年到底发生了什么大事情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20 03:52:57

而60年后,因为戚继光的离开,蓬莱阁上“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而整个大明王朝也随即迎来了风雨欲来、乌云压城的悲惨结局。

所以,著名的史学家黄仁宇先生正是在戚继光的去世里,看到了大明王朝即将崩溃的命运,看到了一种不可挽回的历史必然。

所以,他才把他这本书取名叫《万历十五年》。

他共介绍了明万历十五年前后的六位主要历史人物。

这六个人中,有在位时间最长却大权旁落的皇帝朱翊钧。

万历15年深度解析,万历15年到底发生了什么大事情(9)

3《万历十五年》|能够在方寸之间梳理中华历史脉络,能够结合古今之事、中西精华,探索出当代社会应当汲取的历史经验教训

万历十五年,即公元1587年,大明帝国已经走过了它的全部历程的四分之三多。

再过57年,大明的天子即使想要在那已世袭达276年之久的紫禁城宝殿里再多留一刻,也就如同它当年不容许它的忠臣申时行“在文渊阁再多留一天”那样,不能为时势所容许的了。

该年属猪,实为平平淡淡的一年,乃至“当日四海升平,全年并无大事可叙”。

这一年,万历皇帝发现自己想做的事,实际上不能违抗官僚们整体的意志,而自己的作用仅在于成为一个“非人”时,他将必然感到厌倦与疲惫,并最终走向无奈的怠政。

当时的大明帝国,已容不下一个有活力的皇帝。

《万历十五年》借助“纪传体”的形式,以人物带故事,而主角的选择又涉及社会不同的阶层。

书中重点描写的皇帝朱翊钧,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南京都察院都御史海瑞,蓟州总兵戚继光,名士李贽等前台精英人物。

在万历年间的舞台上寂寥起舞,但他们一个个都完败了,这个皇帝制度已无力支撑帝国大厦的这一事实。

在明朝不断滑向深渊之际,白山黑水间崛起了新的力量,最终将明朝取而代之。

因为,对于一个不健全的社会而言,僵化的制度终归是要变迁的。

万历15年深度解析,万历15年到底发生了什么大事情(10)

《万历十五年》里,站在精英们背后指手画脚的人,正是庞大的文官官僚集团,文官总数达两万,其中京官两千,也就是那群“讪君卖直”的人,他们上至国家大事,下至后宫闺中琐事都可以一一提意见。

文官集团是一个拥有共同思想的集团,他们无一例外的从小熟读四书五经,深受宋代大儒朱熹的影响,对一切事物的看法也更为一致。

总而言之,能说和该说的各类事件很多,倘若放到黄仁宇先生“大历史观”里去细加研究,当能获得一些有趣和有益的思考,兴许还可找出一些玄机。

万历15年深度解析,万历15年到底发生了什么大事情(11)

引发潜伏危机的想象从特征上说,《万历十五年》将看似枝微末节,易于被历史学家忽略的小事,有序地联系起来了。

万历十五年意在说明十六世纪中国社会的传统的历史背景,也就是尚未与世界潮流冲突时的侧面形态。

因之而给中国留下了一个翻天覆地、彻底创造历史的机缘,这其实是长话短说,黄仁宇先生在书中,还留有许多历史评论。

张居正权倾一时,申时行老奸巨猾,制约明神宗,迫使他让步,以气节自许的监察御史和给事中们气势汹汹,连皇上的家事也要来管。

万历皇帝所宠爱的贵妃郑氏被认定为国家的祸水,她的册封典礼,导致了皇帝和大臣们数十年的对立,他们的合力最终导致皇权的后撤、皇帝的被架空。

书中有这样的评议,他“不过是紫禁城中的一名囚徒,一支二百万人的常备军、一千零四十个驿站。可以再补充一个:当时人口是一亿三千万。

那么,明代中国的出路是什么?

事实上,《万历十五年》没有给出答案,也不可能有答案,但是他的的思考和表述让后人有了一个大历史的视角,一个深入细节的历史,已经开始有了自己本来应该具有的深度。


一起聊一聊《万历十五年》的故事,欢迎关注!作者|龚柳辉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