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嘉峪关长城旅游景区历史古建筑风光航拍。摄影/陈小羊,来源/图虫创意
玉门关与阳关
与玉门关同时期设立的阳关的知名度不遑多让。唐朝诗人王维的名篇《送元二使安西》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句堪称脍炙人口、家喻户晓,让阳关这个边陲关隘被世人所知。
据考古发现,阳关位于河西走廊的敦煌市西南70公里处。墩山之南,是一望无际的沙滩,沙滩上散布着许多古代的钱币、兵器、装饰品、陶片等古遗物,因此被当地人称为“古董滩”。20世纪7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此地发现了城市遗址,还出土了大批遗物。从遗迹及文物分布看,这里在古代是十分繁华的城市。由于此发现与《新唐书·地理志》及敦煌遗书《沙洲图经》等史料记载的汉代阳关位置相符,考古学家们认为这座城市遗址就是汉代阳关的关城所在地。
阳关位置示意图。来源/道光《敦煌县志》卷1《敦煌疆域总图》
一般认为,阳关因坐落在玉门关之南,古人以山南为阳,故被命名为阳关。但“阳关”一名的由来其实可能与移民村落有关。统治河西地区后,汉朝开始从内地向这里迁徙移民,其中就有一批来自南阳、颍川郡的移民迁徙过来并建立了村落,因此,阳关可能是这批移民以故乡来命名的。还有一种可能,玉门关与阳关一北一南,其位置关系与成皋的玉门和阳翟的阳关相似,因此,这些来自河南地区的移民参照故乡来命名河西的玉门关与阳关。
阳关和玉门关一个在南,一个在北,两者都是通往西域的门户,也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隘。与更侧重军事相关事务的玉门关不同,阳关负责与西域地区通使和商业贸易往来,是中原与西域交通线上的“门户”。
阳关是出敦煌前往西域的必经关隘,其交通往来在西汉时期最兴盛。《汉书·西域传》记载,西域诸国的里程时,都要记载本国到阳关的距离。这说明西域诸国之人行经阳关前往长安时,阳关是他们必须经过的关隘。阳关置都尉,负责关隘的守护和检查过往行商使者,还负责护送外国使者和行商。西汉在西域的行政管理机构西域都护府与中央政府间的信息沟通,也须经由阳关往来。
蓝天白云下的甘肃敦煌阳关景区:阳关烽燧。摄影/海峰,来源/图虫创意
阳关是汉经营西域的物资存储与转运的必经之地,也是河西地区的物流中心。汉朝运送到西域的各种军备物资以及屯田军队士兵、官员和家属,都要经由阳关;西域各国使者和商团携带的名马、骆驼、酒曲等特色物产也要经由阳关再销往长安等地;汉朝先进的铁器和冶炼技术、医药和医学技术、丝绸和纺织技术、纸张和造纸技术等也是经由阳关沿着丝绸之路向西传播的。由此可见,阳关对汉朝经济、文化的繁荣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由于军事战争与环境变迁,到东汉末期,阳关渐渐没落,失去了西域“门户”地位。在魏晋北朝时期,阳关道仍然使用通畅。西晋时甚至设阳关县来维护阳关的运行。北周时期,阳关成为诗歌中的常见意象,但也不妨碍其具有实际使用价值,并与新、旧玉门道一同在隋唐时期河西与吐谷浑、西域之间的交通上发挥着连接作用,对西北军事战略格局具有重要影响。宋元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衰落,阳关也因此被逐渐废弃。
玉门关与汉长城
提及长城,我们首先会想到秦长城,其次是留存至今的明长城。实际上,汉长城在中国历史上也具有重要地位。自汉长城起,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完备的长城体系基本成形。汉长城是随着河西四郡的建立而修建的,长城及沿线的城障烽燧,是汉代河西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西汉构建河西乃至整个北方防御工程的历史缩影。汉长城对促进河西地区从游牧区转变为农业区,以及汉朝势力进入西域,开辟和保护中西交通要道丝绸之路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自然与历史原因,在玉门关遗迹附近,汉长城的遗迹至今可见。就在今天汉玉门关遗迹,即所谓的“小方盘城”以北,东西走向的汉长城依旧蜿蜒逶迤,一望无际。在东西长城之南,另有一支南北走向的长城,绕过玉门关西侧,向南直达阳关。汉长城多在戈壁和草原通过,一般无险可依,无石可用,只好夯土为墙。从其整个建筑形式来看,汉长城在修筑过程中采取了因地制宜的办法,依靠山河形势就地取材。在不同地段上,有的夯筑塞墙,有的开挖壕沟,有的纯粹是自然屏障,而有的地段则又是简易的烽台与栅栏式防御工事,其中大部分利用高出湖滩的自然沙梁,用红柳、芦苇、胡杨木夹沙砾土叠筑而成。
20世纪初拍摄的长城。摄影/威廉·帕德姆
历经两千多年的沧海桑田,这些长城大多面目全非:或被夷为平地,踪迹无寻;或颓为田埂、浅沟;还有许多地段被今人当道路使用,已失却往日风采。然而,根据长城资源调查统计,在当初玉门关的统辖范围内,玉门候官下辖汉长城边墙约56公里,大煎候官下辖汉长城边墙约58公里。这些汉长城遗址中,至今可见的城墙高度仍有3.75米,基宽3米,顶宽1.5米,汉长城昔日的风采可见一斑。汉长城屹立千年不倒,仍雄踞在浩瀚戈壁之中,蔚为壮观,确为中国军事史及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观。
玉门关作为汉长城的一部分,包含了各类设施,如障、坞、燧、关、置、仓、边墙等,共同实现了玉门地区的居住、屯田、御敌等历史功能,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烽燧。烽燧在汉简中也称“亭”“燧”“亭燧”“亭障”等,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烽火台”。在汉长城遗址中,每隔5里或10里,就筑有一座方形烽火台,而玉门关所辖烽燧共计34座。玉门关烽燧肩负着侯望的重要功能,驻有侯望吏卒,因而有房屋、积薪等附属遗存,构成了一个小规模的生活区。据统计,玉门关的烽燧涵所涵盖的附属遗存有:屋顶铺舍、望楼4座、房屋基址21座、围墙基址9座、积薪堆遗存49个、井1口。通过对这些遗址进行实地考察,并与文字史料和出土汉简的记载相结合,我们可以对两千多年前汉朝边关军人的生活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