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
回到海盐老家后,余华想说服潘银春与自己一起闯荡北京。然而对方只想偏安一隅,享受小县城的宁静与安逸。
因意见无法达成一致,1991年8月,余华与潘银春平静地办理了离婚手续。
1992年,余华在北京与陈虹组建了家庭。婚后,他跟随陈虹住进空政文工团的家属楼。
婚后,余华着手创作小说《活着》。最开始他用第三人称写,写到1万多字的时候,实在写不下去了。
妻子看后给他支招:要是瓶颈无法突破,不妨以第一人称来写,这样读者代入感更强。
经过反复考虑,余华觉得妻子的话有道理。于是他推倒重来,以第一人称创作《活着》。
这部作品最先刊发在《收获》杂志上,读者纷纷给杂志社和余华写信、打电话,称赞《活着》写得好。
《活着》第一版仅印3000册,随后洛阳纸贵
不久,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活着》单行本,一时间洛阳纸贵。一部《活着》,让余华名满文坛。
后来,这部作品入选 “九十年代最有影响的10部作品”、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最有影响力小说。
余华对妻子说:感谢你关键时刻的点化,没有你,这部作品就不会诞生。陈虹笑着说:那你要一辈子对我好!余华将妻子搂在怀中。
051993年,陈虹在北京诞下可爱的儿子,夫妇俩给儿子取名余海果。
陈虹的工作弹性比较大,除了上班,她料理家务,照顾儿子,积极为丈夫营造宽松的创作空间。
此后几年间,余华再次迎来创作高峰,他先后写出了小说《许三观卖血记》《我没有自己的名字》《黄昏里的男孩》及随笔集《我能否相信自己》《内心之死》,进一步确立了自己的文坛地位。
余海果与妈妈
儿子上小学三年级时,就读了《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对父亲更加崇拜。能成为儿子的偶像,余华倍感欣慰。
曾经有一段时间,余华觉得自己的根在浙江,所有灵感都与家乡有关,他想将家搬到杭州。
余华与妻子商量此事,陈虹表示尊重丈夫的选择。她觉得丈夫在哪里,爱就在哪里,家就该在哪里。
陈虹与丈夫将家中的书归类打包,为搬家杭州做前期准备。
然而经过缜密思索,余华觉得那样不妥,杭州毕竟与北京不同,自己一旦过去定居,因离家乡太近,势必会受到方方面面的打扰。要是周围的人过分重视,反而会影响自己创作。
而北京是国际化大都市,包容性很强,每个人都是独立个体,在这里搞创作绝不存在上述弊端。随即他取消了搬家计划,妻子没有怪他,笑着说他是个善变的男人。
余华全家福
要想感动作者,先要感动自己,余华创作小说写到悲情处,常常泪湿眼眶。为验证作品的实际效果,余华经常请陈虹作自己的第一读者。
当看到妻子为之动容,他心里就有底了。当陈虹提出不同意见时,余华会认真考虑,并作出调整,夫妻俩配合十分默契。
不仅在创作方面,在对待其他事情上,余华与妻子也步调一致。
2012年12月,有位名叫宋静的21岁女孩,罹患白血病后一度失去生命信念。她无意中看了《活着》,宋静重燃生命信心,并想见一见余华本人。
得知此事后,余华和妻子都很感动,他们带着1993年纪念版签名本《活着》和10万元救助金,走进了宋静的病房。
夫妻俩的善举感动了宋静及家属,感动了现场所有医护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