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小冬儿子回北京,孟小冬有几个孩子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21 17:33:28

在交易之前,花映红也弄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在1950年的时候,一位女士从孟小冬弟弟那里花钱买下了这处宅子,随后孟小冬便去了香港,那位女士的儿子,正是后来的房产主人之一。

孟小冬儿子回北京,孟小冬有几个孩子(17)

或许是由于子嗣越来越多,这家也算是一个大家族了,这么个风水宝地,价钱要是不到位,谁都不愿意搬走,才出现了这种情况。

后来,花映红又斥巨资重新返修了孟小冬的故居,在门外的青砖灰墙上,用汉白玉雕刻着“轿黄府”,其还曾经在老屋里办了一个孟小冬私宅展览。

无论是花映红还是杜维善,他们都对于这处宅子有着不一样的感情。

在杜维善的心里,这是父亲给他留下的房子;可在花映红的眼里,这是偶像的故居,她曾经说过:“我收藏了她的私宅,是因为我想要成为她那样的女人。”

孟小冬儿子回北京,孟小冬有几个孩子(18)

在1950年的那次交易过后,一代名伶的舞台传奇生涯走向谢幕。

所以,后来这幢四合院也成为了私宅,虽说也还是有人会慕名而去,可他们白天却从没有发现有人出来,到了晚上偶尔会亮起灯。

至于里面的样子,也成为了未知数,自从被买下后,便谢绝参观了,遗憾的是,杜维善并没有得到这幢房子。

其实,杜维善要的并不是房子,而是那一段历史而已。

他当年给博物馆捐赠的钱币,已经是一笔巨大的数目,要是拿出这些钱,随随便便就能拿下这套四合院了。

当年,杜维善和朋友们聚在一起吃饭,聊天的内容都跟杜维善“疯狂”的行为有关。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年轻气盛的时候,只要是喜欢的东西,就一定会想办法拿到手,杜维善自己都曾说过:“我就是靠着这股劲来研究钱币的,没有这股劲,就是不行。”

随着年纪的增长,他对自己的兴趣依旧热爱,而且对生死问题看得非常豁达,他做过手术,伤口很痛,可每当想到自己收藏的那些钱币,突然又不疼了。

晚年的杜维善先生还说过:“我认为怕死是一个很不明智的想法,生与死的问题是无法逃避的,讲到死,只能害怕,没有害怕,就没有死亡。”

而由杜维善口述、董存发撰稿的《杜维善口述历史》于2019年在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从2009年首次见到杜维善夫妇到后来最终定稿,董存发有过长达8年的采访史,在那本书中,大家也能了解一个真实的杜维善。

很多人还会以为杜维善是一个爱搞收藏的企业家,其实不然,杜维善在研究古币的时候,还在研究学问。

他还专门撰写了《丝绸之路古国钱币》的小册子,还引用了一些话,他向自己的学生也透露过:“搞丝路钱币收藏,也是因为能够推动研究。”

这是因为,杜维善觉得关于古币的研究实在是过于冷门了,自己能够弄来一些,便能有个实际的参照,这样也能更加推动钱币研究,让这批稀世珍宝真正发挥出自己的作用。

除了在钱币圈外,其余的时间里杜维善都非常低调,除了身旁的好友,外人很少知道杜维善先生平日里在做什么。

2020年3月7日,杜维善先生在温哥华驾鹤西去,家人们怀着沉痛的心情向大家公布了这个事实。

由于“杜维善”这个名字在上海博物馆有着很高的地位,后来博物馆的副馆长李仲谋先生在自己的朋友圈中发文悼念:杜维善先生的捐赠建立了上海博物馆的中亚古币藏品体系,我们应该永远都要铭记先生的义举,愿先生能够一路走好。

寥寥数语,读起来却让人非常悲痛。

作为黑帮头目的儿子,杜维善完成了自己的转变,他也汲取到了杜月笙先生思想的一些精华:永远都是中国人。

孟小冬儿子回北京,孟小冬有几个孩子(19)

参考

李菁:杜月笙之子欲要回北京老宅遇阻 《凤凰卫视口述》

守护一段历史 收藏民国孟小冬住过的四合院 联合早报

肖舟.上海滩大亨杜月笙香港之死[J].文史春秋,2001(04):62-71.

上一页12345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