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是中国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人物之一,虽然很多人都是因为“司马光砸缸”的事迹而得知了这个名字,但真正让司马光名垂青史的事情却与“砸缸”没半毛钱关系。
司马光二十岁就高中进士,这也证明了这位昔日“砸缸”神童确有不同常人的聪明才智。在此后的数十年的官场生涯中,司马光凭借渊博学识和对历史的深刻理解而获得了皇帝的重视,他的职务也稳步提升,官至龙图阁直学士、御史中丞,相当于现在的中纪委一把手。
不过,这期间的司马光虽然已步入了北宋名臣的行列,但与那些名垂青史的历史大人物比起来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真正让司马光的名字在史册上熠熠生辉的原因是由于他在晚年的时候编写了一部“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的著作,那便是被后人誉为“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的《资治通鉴》。司马光也因此成为了中国历史人物榜上的顶级“大V”,与编写《史记》的司马迁合称为“千古两司马”。
司马光共活了68岁,他虽少年成名,但他一生所*大事都是在晚年的时候做成的。其中最主要的有两件,一件是编著使他名垂千古的《资治通鉴》;另一件则使他备受后世争议,甚至有后人指责司马光在这件事情上的所作所为堪比秦桧,那就是主持废除了“王安石变法”。下面夜读史书就来和大家重点聊聊让司马光废除新法这件事。
司马光与王安石早年曾是好友,后来两人因“三观”不合,遂化友为敌。王安石主张通过一系列变法,让大宋王朝重新强大起来。司马光则坚决反对变法,认为剧烈变革将动摇大宋的统治根基。从总体上来说,变法损害的是士大夫阶层的利益,而让广大百姓普遍受益。可司马光等“保守派”认为皇帝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不是与平民百姓,所以不该严重侵害士大夫们的利益。
当时的皇帝宋神宗是一位有积极进取心的帝王,他不希望自己的一生也像祖辈那样碌碌无为,守着现有江山混日子。因此宋神宗采纳了王安石的建议,开启了北宋历史上最大一场社会变革——王安石变法。司马光等“保守派”则悉数被安排到西京洛阳去养老,司马光也正是在这段养老岁月里写出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残稿
元丰八年(1085年),38岁的宋神宗英年早逝。皇太子赵煦继承皇位,史称宋哲宗。哲宗即位时刚满十岁,因此国家大权其实掌握在他的祖母、太皇太后高滔滔手中。
早在宋神宗生前,高太后就对变法有强烈抵触情绪。宋神宗驾崩后,她立即下懿旨将司马光从洛阳请回京师开封,并任命司马光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宰相)。高太皇太后和司马光两人都是变法的强烈反对者,因此他们掌权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废除新法,恢复旧制。在这一“开倒车”的过程中,司马光的许多行为都是让人感到匪夷所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