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可诛之是什么意思,人人得而诛之是什么意思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22 00:17:04

孟子,名轲,生于公元前372年,卒于公元前289年。姬姓,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济宁邹城)人。古代著名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游历于各路诸侯,阐述其政治主张。但终究无法实现其治国理政的一腔夙愿。晚年退而著书立说,传世《孟子》七篇。

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主义思想,同情劳动人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认为只有得到人民拥护,国家才能长治久安。那些残害百姓的国君,人人可以诛之。借用孔子之言“苛政猛于虎”,鼓励人民起来勇敢反抗。周武王伐纣,他评价道:“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尽管他同情人劳动人民、谴责暴君,但又宣扬阶级成份、阶级划分论,强调人的不平等性:“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孟子·滕文公上》)。认为下层的劳动人民作为社会的劳动力,他们负有创造财富的责任,应该老老实实服从“劳心者”宗贵阶层的管理统治,为他们奉献力量、奉献财富。实质在为不劳而获者所谓的“劳心者治人”的剥削制度、剥削阶级摇旗呐喊、竭力辩护。

他发展了孔子的儒学道统,积极承担治世责任。“由尧舜至于汤,五百有余岁,若禹、皋陶,则见而知之;若汤,则闻而知之”。推崇赞扬尧舜禹、商汤、周文王等人的贤明风范,认为他们才是真正的王者。“由汤至于文王,五百有余岁,若伊尹、莱朱则见而知之;若文王,则闻而知之”。“由文王至于孔子,五百有余岁,若太公望、散宜生,则见而知之;若孔子,则闻而知之”。商汤到周文王,时间跨度超过500年,周文王到孔子,时间跨度在500年,一代宗师的孔子,当然也是王者。“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去圣人之世,若此其未远也;近圣人之居,若此其甚也,然而无有乎尔,则亦无有乎尔”(《孟子·尽心下》)。从孔子到他所处的时代,已百有余年,离圣人横空出世的时间将为时不远了。总结出五百年必有“王者兴”的历史经验逻辑,而自己无疑要承担匡扶济世、治平天下的责任。“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公孙丑》下)。

他是“心性”论的思想大师,积极推行仁义修身、仁义之国。人之所以异于动物,先天本来就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这是与生俱来的天性。“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倘若没有这“四心”,那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这“四心”是儒家核心价值观“仁义礼智”的发端,是人本性的自然流露,而并非任意强加,实属内心自我发育成长的结果。“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这种“心性”论的确立,为仁义之道提供了理论根基。认为国家必须实行“仁政”、推行“王道”。首先要“制民恒产”。每家每户有百亩之田、五亩之宅,具备起码的生产生活资料,这是推行仁政的物质基础和首要保障。其次要“勿夺农时”。保证百姓的劳动时间,顺应自然规律、生产规律,不要过多干预,耽误他们的生产劳动。再次要“省刑罚,薄税敛”。厚植宽松的物质生活环境,不增加百姓的心身负担、经济负担。他倡导人人“孝悌忠信”。戮力构建尊重人、礼让人的忠实守信的社会形态。

以“仁义礼智信”为思想前提,推导出“养气”学说。弟子公孙丑问孟子有何长处?孟子答:“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孟子·公孙丑上》。他的所谓浩然之气,就是刚正之气、侠义之气。有了浩然之气,就可以大义凛然。如同《孟子.滕文公.下》所说的,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能够身正不怕影子斜,抵御住外界的一切诱惑,不惧怕任何威胁,做到处变不惊、镇定自若。

提出“天时、地利、人和”三位一体的系统观,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他精辟分析了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之间的次序递进关系、辩证辅佐关系,互相缺一不可。万事万物的成败关键就在于人,而人的关键在于得“道”。只要站在正义、仁义的立场,就会赢得广泛的同情支持与帮助。如果背弃道义与仁义,必然陷于孤立无援,成为孤家寡人,人人会群起而攻之。这其实把“内圣”思想外推到“王道”方面。认为只要凝聚仁义人气,“为王为侯”就会“得道多助”。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