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扬菜始于春秋,兴于隋唐,盛于明清,素有“东南第一佳味,天下之至美”之美誉。淮安是淮扬菜最主要的发源地,淮安菜是淮扬菜主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许多文人雅士将“追求本味,清鲜平和”的淮安菜咏入诗中,嵌入词中,带入小说等文学作品中。而淮安平民百姓在做菜、吃菜中,则归纳总结出一条条深入浅出、一语中的、意味十足的淮安菜歇后语。这些精彩绝伦的百姓语言,丰富多彩,来自生活,源自生活,地气味浓厚,口口相传,既是淮安菜美食文化,又是淮安民间口头文学。
现将我读书看报、吃饭闲聊、走街穿巷,听来看到记录在读书笔记上的有关淮安菜歇后语撮到一起,让大家在品尝淮安菜美食时,赏读细品这些淮安菜文化中的一朵朵奇葩。
一、 烩皮肚——头菜
外地人来淮安吃过淮安菜后,说淮安人真会吃,竟把猪肉皮做成烩皮肚,当作淮安菜“头菜”上宴席,是标准的“吃货”。
皮肚是鲜猪皮刮去肥肉晒干后油炸而来。淮安区下关等村镇有专炸肉皮的店家,平常百姓人家也会把平时吃肉时剁下的肉皮,挂在屋檐下凉干,过年过节时炸肉皮(也有叫放皮肚)。
炸肉皮时要用菜仔油,油入锅烧热,将一条条切好的肉皮下锅,改小火加热,当油锅里的肉皮出现一个个皮泡时,把肉皮从锅中捞出,晾一晾,再次下油锅炸,直到肉皮都充分膨发就捞起。刚出锅的肉皮色泽金黄、脆簿多泡,混合着肉皮香、菜油香的味道。烩肉皮前,要把肉皮掰成小块,放到温水盆中浸泡后,再改刀成条状或菱形状。入锅同黑木耳、鹌鹑蛋、竹笋、白菜头等一起,掺入荤汤烧烩成“头菜”。烩好的肉皮,绵润爽口,口感有点像鱼肚,因此人们就称这道菜为“烩皮肚。”
二、天妃宫蒲菜——嫩笋
蒲菜是蒲草的根芯。天妃宫是淮城西南隅月湖中的一座道观。明清时期,淮安漕运发达,通过海运到淮安的漕船顺利抵达后,船人都要叩谢天妃。于是人们将当时月湖中的灵慈宫改为天妃宫。淮安蒲菜盛产于月湖、勺湖、萧湖和新城、旧城的一些湖塘河中,而产于月湖中的蒲菜为最好,洁白无暇,嫩如竹笋。好多年前,月湖中的蒲藕田人为将他们所产的蒲菜区别于其它蒲菜,就将月湖中产的蒲菜,起了个“天妃宫蒲菜”名字。具有悠久历史的淮安特有传统名菜——蒲菜,配上天妃,又称马祖、天后且得到众人供奉天神的名字,是那么自然,那么朴实,又那么具有文化底蕴,是传统与历史的结合,名菜与神话的牵手,珠联合壁,相得益彰。
民间还有俗语说:蒲儿菜,豆腐汤;看着清,喝着爽;吃不厌,还健康。蒲儿菜水中生,年年砍蒲千万束,蒲田人家衣食足。蒲菜制作可素可荤,可冷可热。比较有名的有清蒸蒲菜、鸡汤烩蒲菜、蒲菜衬肉圆、蒲菜衬肉等。
现在世道上有用“天妃宫蒲菜——嫰笋”来说那些刚入职场,说话做事不靠谱的年青人。
三、文楼汤包——咬不得
文楼是淮安河下一酒楼的名字,它位于河下湖嘴大街,此楼创立于清道光八年(1828年)。兴办初期,以卖小吃为主,后店主在酵面串汤包的技巧上,制成水调面汤包。汤包馅以鸡丁、肉皮、肉丁、蟹黄、虾米等20多种原料配制而成,加温成液再冷却凝固,纳入包中再笼蒸。出笼后将汤包手抓入碟内,加以香醋、姜米、香菜佐食。每年中秋节前后,蟹肉肥黄多,前来文楼品尝者络绎不绝。
相传,乾隆帝南巡途经河下,从御码头登岸,闻小楼盛名,轻装简从,亲临小楼,见小楼门前有:文友文心文趣,宜茶宜酒宜诗。品味之余,登上楼更见宾客,正以文赌为乐。乾隆帝自感文功武略,独步天下,便和一端盘子姑娘堵联。乾隆帝为显大度,让端盘子姑娘先出上联,姑娘上好茶后,转身走时搁下:小大姐,上河下,坐北朝南吃东西。乾隆帝和随臣们苦思良久,对不上下联,遂赐小楼名“文楼”。数百年来,竟无人对出端盘子姑娘出的下联,以致上联一直孤零零的竖在文楼院中,引来饭客们的猜想。
文楼汤包,包内是汤,吃时嘴咬开包皮,汤汁流出烫嘴。因而吃时不能用嘴直接去咬。吃客们逐渐总结出:先浇浆,再开窗,后吸汤,一扫光。轻轻地提,慢慢地移,先开窗再吸汤,加上佐料一扫光等顺口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