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本人资料,郭沫若历史评价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22 02:19:11

郭沫若的早年经历和鲁迅类似,同是赴日本留学,之后决心弃医从文,积极从事新文学运动。“五四”运动爆发的那一年,正是郭沫若新诗创作的爆发期,随后他将这一时期的诗作,集结为《女神》出版。

这是郭沫若的第一本诗集,出版之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革命诗风,也让郭沫若成为当时中国诗坛上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奠定了郭沫若在中国文学史上的诗人地位。

郭沫若本人资料,郭沫若历史评价(9)

大革命时期,郭沫若经瞿秋白推荐,就任广东大学文科学长。到达广州的当天,郭沫若在林伯渠家见到了*,之后又先后与*、周总理等人多次见面,不但与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还在他们的影响下开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1926年郭沫若投笔从戎参加北伐,不久出任总政治部副主任。当时蒋介石想要将他拉拢到身边,但郭沫若发现蒋介石暗中镇压工农革命,便毅然决然地举起了反蒋的旗帜。

郭沫若本人资料,郭沫若历史评价(10)

蒋介石叛变革命之后,郭沫若遭到国民党南京政府的通缉。几经辗转,郭沫若来到南昌,与周总理、贺龙等参加了南昌起义,后随军南下到达广昌,经周总理介绍加入共产党。

由于被国民党政府通缉,郭沫若与周总理商定之后再次东渡日本,在受到“双重监视”的情况下,郭沫若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著成《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成为马克思主义新史学的开拓者。

郭沫若本人资料,郭沫若历史评价(11)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郭沫若回到日本,经党组织批准成为个别单线联系的秘密党员。周总理考虑到郭沫若的名望影响,安排他到国民政府中工作,成为“党的喇叭”。

在周总理的领导下,郭沫若在国统区积极发展抗日的革命文化,建立了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组织,并撰文发表抨击蒋介石的谬论,受到*的高度称赞,也成为当时中国所有进步人士的必读作品。

郭沫若本人资料,郭沫若历史评价(12)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