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为什么是美食家,为什么说苏轼是个美食家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22 10:46:05

东坡鱼

这道菜相比于前两道菜的做法,难度增加不少 ,添加的佐料算得上比较多的。而这道菜是三道菜之中最晚发明的。也就是苏轼在黄州后期,苏轼生活相对初期来说已经稍有改善,东坡鱼做法也相对要求较高。但是所用的佐料依然是普通作料,并没有罕见之物。尤其是橘皮线更是当地常见,却不被利用之物。可见苏轼在发明之时已经考虑贫苦大众的接受程度,对于佐料的要求做了降低。

从黄州发明的三道菜不难发现,苏轼在贫穷之中体会到了劳苦大众的疾苦,发明了三道菜解决了贫者穷困之时果腹、改善生活之时食猪肉无方、提高生活之时食鱼无味的问题对应了劳苦大众生理上的三个追求——果腹、改善、提高。都是当时民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待罪之身的苏轼,不能在政治上帮助大众只能通过发明美食的方式,改善民众饮食。苏轼在黄州期间的农耕生活也为苏轼在儋州推广农业,打下了基础!

惠州、儋州苏轼的发明

苏轼结束黄州之贬后不久,宋神宗驾崩,宋哲宗继位,高太后以哲宗年幼,临朝听政。苏轼也因此重回朝廷,一年之内连升三次。重回朝廷中枢的苏轼,却陷入了蜀党、洛党之争,再加上旧党执政之时的黑暗腐败,苏轼不胜其烦,选择自请外调。苏轼再一次来到地方,这一次苏轼身份大为不同,在各地留下了许多美名。杭州的苏堤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另外东坡肉在杭州之时也做了完善,与现在做法相差无几!

苏轼为什么是美食家,为什么说苏轼是个美食家(9)

苏堤

元祐八年高太后去世,宋哲宗亲政,重用新党,再一次被贬,苏轼一路从定州贬至惠州、儋州。苏轼这一时期再一次陷入了困顿,也再一次有了接近贫苦大众的机会。初到岭南的苏轼便领略到了岭南之地的贫瘠。宋朝官员酷爱吃羊肉,刚刚做了八年高官的苏轼自然也不例外,可是苏轼到了岭南之地才发现想买羊肉吃是一种奢侈的愿望,因为此地羊肉是高官专享,苏轼“不敢与仕者争买”。只能吃官员吃剩下的“骨间亦有些微肉”“羊脊骨”肉。并且在给苏辙的书信中赞美道:“如食蟹鳌,率数日辄一食,甚觉有补。”并且还询问苏辙能不能领略这种美味“子由三年食堂疤,所食当豢,没齿而不得骨,岂复知此味乎?”其实苏轼吃羊脊骨肉更多的是他苦中作乐的表现,按照当时岭南羊肉的稀缺,羊脊骨肉绝不会像现在的惠州羊脊骨那样肥美多肉!这一点在苏轼与苏辙的最后所说的“然此说行,则众狗不悦矣!”可以看出苏轼的乐观精神。后世传承这道菜的同时,传承的还有苏轼这种苦中作乐的精神!

苏轼为什么是美食家,为什么说苏轼是个美食家(10)

羊脊骨肉

苏轼在惠州还为大家留下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常做岭南人的赞美。其实苏轼在岭南所作贡献醉的当属在儋州期间。苏轼初到儋州之时,家徒四壁,房子都是当地土著百姓帮忙搭建而成。这样的处境也让苏轼很快与当地人民成为了良师益友,深切了解到当地疾苦!苏轼在《与程秀才三首》曾经写儋州的环境:“此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然亦未易悉数,大率皆无耳。”苏轼在儋州生活期间,为改变儋州生活状况做出了巨大努力,被后人称赞“风开溟南”。

儋州是当时最落后地区,苏轼之前,儋州农业、教育、医药、饮食、穿着都处于非常原始阶段。苏轼到达儋州之后,经过初期的磨合,渐渐开始为改变儋州人民生活而努力!

苏轼为什么是美食家,为什么说苏轼是个美食家(11)

儋州的东坡雕像

儋州的农业发展非常落后,当地有*牛祭祀的习惯,并且当地黎族人民对于农耕积极性不高。于是苏轼针对状况做了《牛赋》、《和陶劝农六首》规劝他们更改恶习,发展农耕。同时苏轼凭借在黄州之时练就的农耕经验,教导当地黎族百姓农耕。到1098年之时已经出现:“早韭欲争春,晚菘先破寒。”的农耕现象。后来便演变成了“东坡田”

苏轼初到儋州对于儋州的教育曾经有一句痛心疾首的诗:《和陶示周掾祖谢》。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儋州学堂状况“先生馔已缺,弟子散莫臻。”苏轼悲愤的发出了“今此复何国,岂与陈蔡邻。”的呼声。自此之后,苏轼开始在大力推行教育,兴办学堂,并亲自讲学。等到苏轼再次搬家的时候已经能够听闻孩童读书之声,开心的写了一首诗《迁居之夕,闻邻舍儿诵书,欣然而作》。苏轼离开海南之后,海南也诞生了第一个举人姜唐佐。

《和陶示周掾祖谢》

闻有古学舍,窃怀渊明欣。
摄衣造两塾,窥户无一人。
邦风方杞夷,庙貌犹殷因。
先生馔已缺,弟子散莫臻。
忍饥坐谈道,嗟我亦晚闻。
永言百世祀,未补平生勤。
今此复何国,岂与陈蔡邻。
永愧虞仲翔,弦歌沧海滨。

苏轼为什么是美食家,为什么说苏轼是个美食家(12)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