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是在央视电影频道的“佳片有约”。电影的名字《放牛班的春天》很容易让人错过这样一部佳片。
这部上映于2004年的法国电影,在当年度的金球奖和奥斯卡都获得了最佳外语片的提名。在豆瓣上,900多万豆友看过《放牛班的春天》,评分高达9.3分。
电影的英文名Les Choristes,直译过来就是“合唱团员们”。如果用这个做电影中文名,显然也很难诠释出电影的意境。
“放牛班的春天”译的很巧妙,片中的那些调皮捣蛋的差生们,的确有如放牛娃。但当他们在马修老师的调教下,组成了合唱团,演唱出动听的歌声,他们的童年如沐春风,人生也跟着改变。
《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音乐电影,但它又完全有别于好莱坞式的音乐歌舞片——那种演唱替代了台词的演绎,而是将音乐和歌声完美的镶嵌入剧情,用老师和“少年合唱团”的故事传递着音乐的力量,营造着美好温暖的氛围,引发对教育的思考。
电影里没有激烈的戏剧冲突,没有夸张的商业元素,没有刻意的忧伤和悲惨,有如一股清流沁人心脾,让人回味无穷。
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战后的孤苦儿童
电影里的故事,发生在1949年的法国乡村,一个叫“塘底”的男子寄宿学校中。
在这个学校中,净是些顽劣的问题少年。而以校长为首的教职员则信奉“犯错就要体罚”的教育手段,严酷地管教驯服着这些孩子,甚至有孩子不堪忍受跳楼而亡。
而高压下的孩子则更加叛逆,他们表面顺从听话,背地里却以恶作剧的方式与老师们对抗。
这些孩子原本的身世就很可怜,有很多是孤儿。像年龄最小的佩皮诺,每个周六都站在学校门外等着他其实早已死去的父母能把他接走。
拥有天使面孔和歌喉的皮埃尔,虽然有母亲,但为生计疲于奔命的母亲无暇照料他,皮埃尔也变得敏感、孤僻,成了喜欢打架闹事耍流氓的坏孩子。
这些缺少父慈母爱的孩子无疑是战争的最大受害者之一。在那个二战刚刚结束的年代,他们还要经历长久的难以愈合的身心创伤。
“塘底”这样的寄宿学校,不但不能给孩子带来阳光般的温暖,反而成了他们成长中像监狱一样的新的桎梏。
“塘底”,即为池塘之底,形象地诠释出孩子们身处人生谷底的处境。
孩子们在“池塘之底”,战后的成人们也好不到哪去。皮埃尔的母亲整日打零工维持生计,马修老师身为音乐家也只能当代课老师讨生活,校长放弃教育理想只为往上爬。
在困境中艰难求生的大人与孩子,几乎无暇顾及精神层面的追求。而旧时代教育制度与观念的弊病也在战后的年代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