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大的祝福,是找到自己
如果生活一直如此,对于祥林嫂,也是幸福。
然而,人生多坎坷,苍天饶过谁。
没过多久,新丈夫因伤寒而死,她失去了坚实的依靠。
相依为命的儿子,被狼衔去,吃掉五脏六腑,她失去了唯一的寄托。
夫家人过来收屋,她失去了安身立命之地。
命运的黑色玩笑,瞬间又让她一无所有。
一次次重创,让她一蹶不振。
然而,绝望中的她,还心存希望。
她再次来到四叔家,希望用勤劳的双手,拯救脆弱、无助的自己。
然而,此一时,彼一时。
她已不是曾经的自己,世道已不是从前的世道。
她变得絮絮叨叨、逢人便诉说自己的不幸,做事变得缓慢、笨拙。
而四叔们也觉得她“伤风败俗”,不让她插手祭祀这样的正事。
被人嫌弃和厌烦的祥林嫂,听从柳婶向神灵“赎罪”的建议,卖力做活攒钱,去庙里捐了门槛。
她内心安宁起来,以为如此,就能赦免,外人眼里她的“罪过”,洗去身上的“污点”。
然而,四婶们仍不接纳。
被整个世界抛弃的她,在书中追问鲁迅先生,人死以后,魂灵是否能在阴间相遇。
她仅存的希望,就是再见宝贝儿子和亲人了。
于是,在旧式新年的一片祝福声里,她贫穷而孤独地死去。
无路可走,无人接纳的祥林嫂,在别人的眼光和评价里,走上自己的不归路。
她虔诚地一次次努力,一次次希望,找寻那个迷失的自己,试图证明自己的价值。
然而,在那个麻木冷漠的病态社会下,终究活成了悲剧。
她不想成为婚姻的附庸,不屈从任人摆布的命运,渴望得到外界肯定。
然而,为人妻、为人母的角色消失,谋生的价值被否定,她被世界鄙夷厌弃。
深陷悲哀和迷茫的她,再也找不到自己存在的意义。
人活一世,如果把自己的价值,全部依托于外在的衡量时,本身就背离了生命的真意。
每个人都被赋予各种角色,为人子女、为人父母,身为下属、朋友和同事。
在家庭、职场、生活之间,我们身兼数职。
想平衡每一个角色,完成每一种使命,不辜负所有期待。
可是,往往,独独忘了自己。
《肖申克的救赎》里,那个在监狱里不乏得意的老布,出狱后重拾自由,却因找不到存在感,选择自*。
现实中,当遭遇疾病、失业、离异,当面临贫穷、孤独、困窘,多少人焦虑无助、在迷茫中对自己严重置疑,自我否定和排斥。
失去所有的身份和角色赋予的价值,人的价值在哪里?
如果无法付出,不被需要,是否就失去存在的意义?
终于明白,被自己需要,才是人生最大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