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灵樨
《美国夫人》是FX出品的迷你剧,只有9集,却细腻推演了上世纪70年代美国声势浩大的“反女权运动”始末。
故事以70年代美国《平等权利宪法修正案》的推进过程作为故事背景,以散点式叙事方式聚焦美国平权运动的多个标志性人物,并且主副线并进,加快了影片的叙事节奏。
关于女性主义的争论在18世纪末的法国便已初见成效,但由于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思维定式,女性主义运动往往遭到镇压、倡导者的命运也往往不甚乐观。女性主义往往争论的是两性平权问题,争论问题的核心在于“女性应不应该出去工作、独立生活”、“是否提倡堕胎合法化”甚至还有关于“同性婚姻”的问题。若是以现在的视角来看,这些问题似乎迎刃而解,但在剧集表述的时代下,女权运动代表人物与反女权运动代表者的争论是愈演愈烈的。
女权问题的争论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美国的政治方向,但在以往的美国政治剧中却鲜少将女性主义话题直接当作主要题材来探讨,即便是在《致命女人》这样的女性题材剧中,女性在男性社会中的生存现状也是值得同情的。而《美国夫人》却直面“女性问题”,以如此敏感的话题使这一问题重新获得观众们认识,其也以9.2高分证实了话题的共鸣性。那么该剧是如何书写女性主义的呢?这将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反主流人物设定:从“反女权主义者”视角切入
自美国海斯法典废除、新好莱坞电影崛起之后,在美国的影视作品中便充斥着解构英雄、同情罪犯的多个经典的“反道德主角”形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剧集的创作思路,《美国夫人》并没有迎合大部分受众以主流的“女权主义者”作为女主角,而是以保守派“反女权运动第一夫人”的视角切入,但这反而引起了共鸣。
女主角施拉夫利夫人由澳大利亚演员凯特·布兰切特主演,这位饰演过多个“大魔王”、“女魔头”角色的演员生动地塑造了美国这位极右分子的傲慢、狡猾、要强的个性。
这个人物是生动而饱满的,她具有良好的口才、有煽动性,能够巧舌如簧地将ERA(《平权修正案》)中简短的三句话演变为极具“恐吓性”的言论,目的就是为了煽动女性同胞加入自己的保守派阵营。她将“男女平等”的含义联想成是“女性被强制服兵役”、“家庭妇女被扫地出门必须工作”、“女性一旦离婚不会得到赡养费”、“男女会共用卫生间”,这显然曲解了ERA的初衷,而这些“扭曲的解读”却帮助她收获了一批拥护者,这些拥护者都是因失去工作而被迫在家相夫教子的家庭妇女。
虽然施拉夫利夫人的所作所为看上去让人愤懑,但在某种程度上却引发了女性观众的共鸣。“平权”是否等同于“失去特权”,即便进入了21世纪我们仍然没有非常明确的解答,不少女性表面上拥护着“男女平等”,但骨子里仍然深受“男主外女主内”等传统价值观念的束缚,男女生理上的构造不同已从根本上决定了男女的社会分工,即便是女性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西蒙·波伏娃也用“男人第一性,女人第二性”来总结两性地位的关系。
为了塑造这一饱满的人物形象,剧集也同样聚焦了施拉夫利夫人的个人生活。她有一个支持她、深爱她的丈夫,支持她在政坛里叱咤风云。她一方面反对ERA,另一方面她也企图在男性主导的政坛上闯出一番天地,她本身就是拧巴和矛盾的。而在政坛里,她赖以信任的共和党却并没有将她看作是“门内人”,而在开会时给予她轻蔑的态度,让她帮忙记录会议且并没打算真正支持她反对ERA的主张,甚至一些男性政客企图对她施加性*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