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初中生的成长,充满自信是关键,父母需要抓住这几个要点
对于成长阶段的孩子来说,如果缺乏自信心,常常表现为胆怯、遇事畏缩不前、害怕困难、不敢尝试,相反,孩子具有自信心,胆子大,什么事都敢尝试,积极参与,各方面发展就会快。言传不如身教,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不是单纯的几句说辞可以奏效,需要父母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入手,需要抓住以下这几个要点。
一、肯定优点,鼓励尝试
对于很多家长来说,似乎“孩子总是别人的好”,别人的孩子听话、懂事,对自己的孩子似乎总是“恨铁不成钢”,对自己孩子的长处和优点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毫无疑问,孩子有优点,只是家长没有注意。孩子为什么总是考不好,不是孩子不认真学习,而是家长一味地贬低他,让孩子失去了信心。
进入初中,因为生活、学习环境的改变,竞争压力的加大,很容易挫伤初中生学习、交友的积极性,让孩子失去信心;同时,孩子从小到大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久而久之,孩子什么也不会干,也会让孩子越来越没有自信。家长的鼓励是孩子得到的最大的肯定,家长善于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和成功,给予适当赞赏,使他们积累积极的情感体验。父母积极的、有建设性的态度,才能使孩子不断进步,更加有信心。
二、让孩子有话可说,允许争辩
在很多家庭,孩子几乎都没什么发言权,做任何事情,任何决定都应该遵照家长的意思,哪怕很多时候是违心的,哪怕很多时候家长所做的是错误的,可孩子依然不敢反抗,不敢跟家长表露心态。
太过强势和专制的家长,不允许自己的权威受到威胁,他们总是习惯性把自己放在一个高高的位置上,容不得孩子争辩。这样的后果就是,孩子心中的小心思、小秘密越来越多,孩子对父母的误解也会越积越深。心理上矮化自己,孩子自然没有信心。自卑、内向的孩子,往往是心中有苦、有痛、有不满都不敢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