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上的舵与帆的作用,船舵和航行方向关系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25 15:03:52

舵,是船上控制航向的设备。舵手掌握着它,驾驭巨轮越险滩、避暗礁,如经坦道;舵手掌握着它,劈波山,穿浪谷,不离航线,顺利地到达彼岸。舵的奇妙作用,使人赞叹、神往;舵手的高瞻远瞩、坚定从容,更令人讴歌、崇敬。

船上的舵与帆的作用,船舵和航行方向关系(1)

一、船舵的由来

舵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刚有独木舟的时候,人们手中的桨——经过整削的树枝,既管推进又管航向。出现木板船以后,随着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的发展,船越造越大,就需要多人划桨。这时要每把桨都兼管推进和操纵是颇为不便的,一不协调就会你东我西,使船偏离航向。

在长期的行船实践中,人们开始从划桨手中指定靠近船尾舷边的负责控制航向。划桨的人有了分工,桨也就按作用的不同分了家,有的以推进为主,有的以操纵方向为主。这种专管操纵的桨,可以称之为“舵桨”,是舵的祖先。在我国商代,船只已经比较大了。甲骨文中的肢字,据《说文》中的解释:“象舟之旋”。就是说,当时已有了使船改变航向的工具,这很可能是关于使用舵桨的记载。

船上的舵与帆的作用,船舵和航行方向关系(2)

二、船舵的发展

最初操纵航向的人是临时指定的,他一坐到操纵的位置,手中的划桨就成了舵桨。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舵桨开始专门化了。1974年在湖北江陵西汉墓中出土的木船模,一式的5支长桨,都有桨叉,4支在前侧,是划桨,1支在靠尾部的舷边,是舵桨,这说明,那时已有专人专桨控制航向了。这一“专”,有利于使用的人的不断深入研究,改进舵桨的外形与性能。

1955年在广州西汉末年墓中出土的木船模,发现了一支在外形上与众不同的舵桨:桨翼短而宽。这种桨入水面积增大,操纵性能更好了。舵桨的操作位置,本来在舷侧,因而比较费力,效果也差。特别是在海上航行时,船在风浪中左右颠簸,舵桨很容易出水而使船失去控制,所以它逐渐移到了船尾端的中央。

船上的舵与帆的作用,船舵和航行方向关系(3)

舵桨的面积进一步增大,它的操作方式,如果仍用划动,就十分费力,因而人们将它固定在一个支撑点上,改为绕轴转动,在杆上还装上了用于转动的横柄。这时候的舵桨与划相比,不但外形不同,位置迥异,而且操作方式也起了根本变化。它已完全失去了桨可以划动的特点,变成了通过自身转动控制航向的设备舵。1955年广州近郊发掘的东汉墓中,有一只陶制船模,船尾就设有一支舵。

三、船舵的记载

舵不但见诸出土文物,而且史籍中也多处记载。东汉人刘熙所著《释名》一书的“释船”一节中说:

“其尾曰柂,柂拖也,在后见拖曳也,且言弼正船使顺流不使他戾也。”

船上的舵与帆的作用,船舵和航行方向关系(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