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之死全文原文,杨修之死鸡肋典故原文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26 04:41:42

曹操生性多疑,深怕人家暗中谋害自己,所以经常吩咐左右说:“我梦中好*人,凡吾睡着,汝等切勿近前。”,有一次,曹操在帐中睡觉,故意落被于地,一近侍慌取被为他覆盖。曹操即刻跳起来拔剑把他*了,然后又上床睡觉。醒来后,假装做梦,佯惊问:“何人*吾近侍?”大家都以实情相告。曹操痛哭,命厚葬近侍。人们都以为曹操果真是梦中*人,惟有杨修又识破了他的意图,临葬时指着近侍尸体而叹惜说:“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

曹操本意是想通过这件事告知身边人,你们在我睡觉的时候不要靠近我,试图谋害我,我梦中有*人的习惯。那么为什么曹操会如此担心自己在睡梦中被害呢?这是因为曾经他就试图在董卓睡觉时行刺,并在事情败露后灵机一动改为献刀(七星宝刀),得说曹操真的很聪明,反应很快,但这件事从此在曹操身上就落下了病根,因此才想出个“梦中*人”的计策,结果却被杨修轻易识破,识破不说还到处嚷嚷,曹操这么不堪的事被弄得人尽皆知,你说曹操心里能痛快吗?

3,“阔”门种下卖弄轻浮之痕,曹操虽面笑却心恨之

杨修之死全文原文,杨修之死鸡肋典故原文(5)

有一次,曹操造了一处花园。建成后,有一次,曹操造了一所后花园。落成时,他前去观看,在园中转了一圈,临走时什么话也没有说,只在园门上写了一个“活”字。工匠们不了解其意,就去请教杨修。杨修对工匠们说,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你们把园门造得太宽大了。工匠们恍然大悟,于是重新建造园门。完工后再请曹操来观看。曹操大喜,问道:“谁知吾意?”左右回答:“杨修也。”。

原著上说“曹虽称美,心甚忌之”,但实话实说,曹操当时已称魏王,加九锡,头顶12串珠子了,郭嘉、荀彧等如此大贤他都从未忌妒过,一个杨修还不至于,那他为什么会生气呢?还是那句话,杨修显得太不识事务了,曹操本意是想在这帮工匠面前显摆一下自己的学问,没想到杨修这么大一个主薄,身边一流的谋士却与工匠争锋,实在有些让曹操看不上了。

4,智破“三绝碑”上“黄绢幼妇外孙齑臼”,不能满足曹操那颗虚荣心

杨修之死全文原文,杨修之死鸡肋典故原文(6)

这里的“三绝碑”是指蔡文姬(又叫蔡琰,大才女)所珍藏的父亲留下来的一幅画中的“碑”,碑上有蔡文姬的父亲蔡邕亲手写下的“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大字。

话说有一次,曹操领着一大群人从蔡文姬的庄前经过,就到庄里看望文姬,无意中看到了这幅画,我们知道曹操不但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也是建安时期的大文学家,善于舞文弄墨,他写的《短歌行》、《龟虽寿》等名篇大气磅礴,至今仍广为传诵,所以他对画中的“黄绢幼妇外孙齑臼”这八个字特别感兴趣,就想弄明白是什么意思。

曹操告辞后,离开了蔡庄,走出了三里路后,曹操问杨修:“杨主薄,那八个字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我走到这才悟出道理啊。”杨修哈哈大笑:“禀丞相,刚一出蔡庄我就把这八个字解开了 ,‘黄绢幼妇外孙齑臼’“黄绢”就是黄色的丝绸, 黄绢,是染色的丝,为“绝”;幼妇,少女之意,为“妙”;外孙是女儿生的孩子,为“好”;齑臼是放置辛辣物的容器,古字同“辞”;四字合在一起便成“绝妙好辞” 。
杨修说完之后,曹操仰天大笑:“杨主部,你的学问高我三里地啊!”

曹操好不容易终于已经想明白了怎么回事,本来想在群臣面前炫耀一下,没想到被杨主薄轻松点破,其实当时曹操最需要的是一个随身附和的人就行,根本就不是真的向杨修求教。杨修也真是太聪明了,只是太不懂拍马屁了。

至于“三绝碑”的来历和玄妙这里就不多说,朋友们可以上网搜,这里简单说一下“三绝”是指:曹娥孝父为一绝,邯郸淳十三岁做碑文,文不加点 为一绝,蔡邕看不见碑文用手摸把碑文看下来为一绝。

四,自己不把自己当外人,胡乱参与曹操家里的“夺嫡之争”

曹操立“世子”这样的大事别人其实是不好搅和的,因为弄得不好就会身败名裂,所有很多聪明谋士都是明哲保身,不轻易发表意见,应像谋士贾诩,曹操曾就立曹丕还是曹植为世子征求他的意见,他就总是闪砾其辞,三缄其口,因为毕竟两个都是曹操的亲儿子,外人不好说,而且一旦站错队后果不堪设想,而我们这位杨主薄却不,处处显示卖弄自己的那点小聪明:

1,杨修密告曹植夺嫡心切弄巧成拙

话说曹操因三子曹植才华横溢,长子曹丕笨嘴拙舌,虽然古时有“立长子”的习俗,但曹操还是有立曹植为世子之心。后来曹操与众臣商议,欲立曹植为世子,这件事被曹丕知道了,就想私下请朝歌的县长吴质入内府商量对策议,但因害怕被别人发现,就想将吴质装到“大簏”里运进城,对外说筐里是些绢匹之类的。这个事又被杨修知道了,杨修就直接来告诉给了曹操,于是曹操派人在曹丕府门监视。曹丕怱怱告诉吴质,吴质说:“无忧也:明日用大簏装绢再入以惑之。”曹丕按照他说的,第二天还是以大簏载绢进入。曹操派去的人搜查了大簏,却果只发现了丝绢,并未发现吴质,回去禀报曹操。曹操就误以为杨修要谋害曹丕。别人要阴谋*害自己的儿子,他对此人还能高兴吗?

杨修之死全文原文,杨修之死鸡肋典故原文(7)

2,杨修替曹植出主意,使曹操的试才之举功亏一篑

曹操为了立世子的问题,想要测试一下曹丕、曹植的才能。一日,命令二子各自出邺城去给曹操办点事;然后曹操又秘密派人告诉守城门的官吏,不允许放他们出城。曹丕先到城门这儿,守城门的官吏就拦阻他,不让他出城,曹丕只得回来。曹植听闻后,就向杨修问该怎么办。杨修说:“君奉王命而出,如有阻挡者,竟斩之可也。”,曹植按照杨修说的,待来到城门口,被守城门的官吏阻住。曹植呵叱道:“吾奉王命,谁敢阻挡!”,然后取出宝剑就把这位门官斩了。事后曹操觉得曹植敢做敢为,具备做君王的气质。但不久,曹操又接到告发,说曹植的做为是杨修教他那么做的。于是曹操觉得曹植弄虚作假,杨修属于拉偏架,故对曹植和杨修都不再像以前那样喜欢了。

杨修之死全文原文,杨修之死鸡肋典故原文(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