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观察】
作者:杨晶(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青少年教育与发展研究基地研究员)
近年来,文娱领域流量至上、“饭圈”乱象、违法失德等现象频现,“娘炮”“网红脸”“小鲜肉”“脂粉气”“邪魅态”“耽改”等畸形审美趣味一度泛滥,在青少年中间造成不良示范,若不加以规范引导,不仅会毒害青少年的心灵,还会拉低整个社会的审美,更不利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畸形审美的出现,表面看是因为一些文娱行业从业人员“精神缺钙”,在流量面前迷失了自我,但追根溯源还是由于审美自信缺失。审美自信是指一个民族在审美逻辑、审美趣味、审美风尚、审美观念、美学范式、美学价值等方面的自我认同,是本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表现。解决畸形审美问题,从根本上讲,要增强青少年的审美自信。具体而言,可从审美教育、审美表达、审美消费三个方面入手,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审美观,逐渐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水平。
审美教育应融入日常生活。在青少年的审美教育上,过去一直由学校扮演主要角色,但审美是具有实践性的认知活动,日常生活才是美学的“根基和寓所”。因此,审美教育应走出校园,融入日常生活。应鼓励引导青少年在饮食起居、服饰妆容、乐舞书画、游学娱乐、礼尚往来、民俗节会等日常生活中感受美、认识美,提升对美的鉴赏力、领悟力,培育健康的审美趣味。
同时,应创新中华传统美学的当代表达方式。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中华传统美学传承也处在全新的时代语境中。现代社会,文学艺术作品是美的重要载体。我们要将中华传统美学精神与当代不同的文艺形式相结合,用全新的美学语言与青少年对话,帮助青少年在欣赏文艺作品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比如,可借助网络游戏、动漫、微小说、脱口秀、摇滚音乐、沉浸式演艺、戏腔等文艺形式激发青少年对中华传统美学的兴趣。在文艺作品的具体创作中,应丰富表达形式,避免生硬说教,坚持以情动人,坚持效果导向。
向青少年表达美、传递美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式,但也要避免陷入“唯技术论”的陷阱,那样会导致美学表达被动适应技术要求,美学体系容易被割裂,产生分解谬误。因此,我们在建构美的表达方式时应注重系统性,避免只看具体现象或领域而忽视全局,从而让美学表达走向琐碎和无趣。总之,在对青少年的审美教育中,应将中华美学表达置于新时代的背景下,突出美学的时代性、创新性、整体性、系统性,在感性与理性、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思想、文化与启蒙等多重语境中展现其丰富多元样态。
此外,还应提升审美消费的品质。现代社会,消费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对青少年的消费观、文化观、道德观甚至价值观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审美的世俗化、物化容易产生病态畸形的审美趣味,因此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审美观需要引导他们进行正确的审美消费,提升审美消费的品质。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学界对青少年审美消费的研究似乎滞后于青少年的审美消费实践,因此我们呼吁学界加强研究,将青少年的审美消费置于中国社会复杂的历史和现实语境中进行考察,尽快明确其运行逻辑,构建起具有前瞻性、系统性、科学性的审美消费体验模型,引导青少年形成新的审美消费潮流。
总之,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审美观,重拾民族审美自信,从大处讲关系到国人文化自信的建立,从小处讲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当然,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以系统思维和创新方式统筹推进。
《光明日报》( 2022年06月08日13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