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诚可贵自由价更高出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出自谁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28 01:24:06

元丰八年,宋神宗驾崩,太后摄政,召苏东坡回朝。

在经历了乌台诗案100多个日夜的折磨,又辗转流放黄州、湖州、常州之后,苏东坡早已心力憔悴,意欲退隐田园。

在接到诏令的时候,全家雀跃欢腾,唯有苏东坡一点开心不起来。

岂意残年踏朝市,有如疲马畏陵坡。

这一年,这匹疲惫的老马已年近花甲。

生命诚可贵自由价更高出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出自谁(1)

苏门四学士

遥想发榜那天,内卷开始了

相信每个职场人在刚入职的时候,都希望有所作为,至少有所成长。但在经历了岁月的摧残,现实的磨砺,大多事与愿违。

相信每个人在迈出职业人生的第一步时,都抱有良好的初心,希望公司事业日上,希望自我价值实现,可无奈你有你的计划,这世界另有计划。

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苏东坡19岁,高中进士。

虽无羽扇纶巾,却不减英发雄姿。眉山苏轼,携妻子,与暂不得志的父亲、同期高中的弟弟沿水路逆流而上七百里,过三峡至宜昌,再北上四百里终抵京东-开封。

苏东坡初露锋芒便惊艳朝野,那篇论为政宽与简的殿试文章令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激赏数日。与人言:老夫当退让此人,使之出人头地。又与其子言:三十年后,无人再谈论老夫。

而当朝皇帝宋仁宗则直言:我已为后代选了两个宰相。

神宗继位后,虽是新帝,但对苏轼的欣赏也几乎达到了迷恋的程度。

神宗一位侍臣对人说:每逢皇帝举箸不食时,必然在读苏东坡。

而就在此时,一场席卷华夏大地的政治波浪即将滚滚而来,将整个宋朝的命运卷入其中,也将苏东坡的一生卷入其中——王安石变法。

简单从目的、手段和结果三方面介绍下王安石变法。

生命诚可贵自由价更高出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出自谁(2)

免役法浮雕

目的

在王安石担任三司判时,曾上万言书说明变法意图、逻辑以及合理性。那篇文章中明确指出变法的目的。即:强健政府财政。

国家需要发展,发展需要用钱,而由于缺少良好的财政政策,导致政府捉襟见肘。

王安石上万言书的时候正值仁宗时期,其建言犹如抛向深渊的石块,连个响儿都没听着。

很快神宗继位。神宗年轻,希望有所作为,准备大干一场,于是就想到了王安石。

由于曾经上书受挫,面对新皇帝几次召见,王安石都各种扭捏推辞,直到抓住一次one on one的机会。

就是这次一对一长谈,王安石用其雄辩之口,点燃了年轻皇帝心中建功立业的熊熊大火。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野火在王安石心里已经烧了太久,新皇帝的首肯,终让这野火形成了燎原之势。

手段

变法的原则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才,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

什么意思呢?

王安石把整个大宋想象成一个国有资本工厂,所有人都是工厂流水线上的劳工,宋神宗就是这个工厂最大的资本家。

劳工出卖劳动力为工厂创造财富,然后工厂再用财富建桥修路,给养军队,抵御外敌,从而开太平盛世。

如果抛去王安石个性中的偏执,仅从思想层面看,变法无疑具有极强的创新性和变革性,是一次全面摈弃旧路的社会实验。王安石本人,也是宋朝天空上的另一颗耀眼的明星。

可这次资本主义变革思想极右,动作激进,于国情民情政情不符,步子迈得太大,就难免扯着蛋。

具体的变法手段可用三三概括:

第一,三种国有资本企业制度。包括均输法、市易法和青苗法。

第二,三项新税收。包括免疫税、国产消费税和所得税。

第三,三项登记制度。包括保甲制、均税法和保马法。

这三三制都在干啥?

简单地说,就是垄断市场、强行放贷和控制生产资源。

这里面最让人痛心疾首的就是青苗法。为啥呢?简单举个例子。

假设你家是种地的,春耕播种时要购买农具、种子,没钱怎么办?国家贷款支持。等到收成的时候,再用收成还贷。

对农民来说,初始投资国家出,省了一笔钱;对国家来说,不仅贷款有利息可赚,还可以借此丰盈国库粮仓,在歉收年份开仓放粮平抑市价。这不是一举两得么?

问题出在哪?出在两方面。

首先,强制贷款。由于是国营的,国家是有KPI的。各级政府每年必须完成一定的贷款任务。这导致地方政府为了达成KPI而进行按家按户摊派。有钱人家不需要钱得贷,没钱人家怕还不起,也得贷。

其次,信贷市场缺少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利息是国家定的,定多少就是多少。青苗法的贷款利息20~30%。什么年息?no,这是季息,三个月执行一次。

古代看天吃饭,如果碰巧丰收了,还了贷还能剩点;如果碰到个灾年还不起怎么办呢?变卖家产或抵押土地。如果没有可卖的怎么办呢?大家可以自行想象。

丰收的也别高兴地太早,看着你家地不错,明年多分担点吧。

这导致什么结果呢?

结果

苏东坡在后来被贬后,有一天经过一个农村,看到地里的麦苗长势甚好。走进村子之后,发现老农愁眉苦脸、连声叹息。问他为啥。老农说:庄稼长这么好,又要提高利息了,下回还得贷更多啊!

“三三”法的实施导致小生意人失业*,正常的市场交易活动全面停滞;农民无力还贷,卖完家产,卖老婆孩子,然后开始流亡生活;县政府查封了大量抵押品和民间财产,县镇监狱人满为患。

这一切,皇帝是不知道的。位至宰相的王安石已经布下天罗地网,封住所有信息渠道。年轻的神宗皇帝,一直以为自己的新政深得人心,大获成功。

可除了皇帝外,朝堂之上皆是明白人。这些明白人分了两派,一派以王安石为首,一派以司马光为首。

王安石一派几乎都是无能无德、贪图名利之徒,但并不影响他们的强大,因为其最大的boss就是已经被建功立业,扬名立万冲昏头脑的宋神宗。

司马光一派就不得了了,随便拎出来几个都是光芒万丈到足够照耀整个大宋王朝。他们是范仲淹、欧阳修、韩琦(元老重臣)、富弼(前宰相)、吕公著、苏东坡、苏子由(东坡他弟)……。

两派之间针锋相对,每天吵得火热朝天。

宋朝还有个特别的岗位,叫御史台。这个岗位的唯一职责就是对君臣的任何涉及道德、人品、行为的所有不当之处进行直接的批评。

但是,这时候御史台已经成了摆设,因为全都是王安石的人了。

原本众星拱月的内阁班子,现在被王安石搞得鱼龙混杂,整个朝堂乌烟瘴气。由于宋神宗已经被严重洗脑,王安石权倾朝野无可撼动。

面对无法改变的状况,司马派愤怒、失望、悲痛欲绝。欧阳修辞去一切官职退隐泉林、韩琦告老还乡、司马光遭贬谪。

此时的苏东坡还只是一个小官,在整个司马班子里也就是个中下的等级。可即便如此,苏东坡依然忍不住要发出自己的声音,哪怕冒着革职的风险,哪怕可能有牢狱之灾。

苏东坡以万言书陈清厉害,冷静清晰地推理和愤怒直白的争论交相辉映。文章严谨、畅达、坦诚、真挚、深刻、直率。他心里已经打定主意,这是最后一次了,希望可以唤醒这头蛰龙。

这一次,苏东坡并未等到神宗的点赞,而是杳无音讯。

他并未放弃,三月之内连上三书。所谓个人魅力就是影响力,皇帝终于被触动了,却只下了一个不痛不痒的诏书——严禁强行放贷。

就像很多空洞的政治口号一样,这并未能真正改变什么。可即便如此,也足以激怒王安石了。很快,苏轼被贬杭州,任太守。

生命诚可贵自由价更高出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出自谁(3)

苏轼书法真迹

树欲静而风不止

司马光一派几乎全军覆没了,现在是王安石的天下,朝堂清静了,地狱一样地清净。

被贬这事对苏东坡而言并没有什么影响,离开那个乌烟瘴气的地方,反而是件让人愉悦的事情,所以在接到通知的时候,苏轼没有辩解,没有留言,直接卷铺盖头也不回地走了。

杭州是个美丽的城市,西湖、寺庙、青山、美女、美食,如此种种让苏东坡度过了最开心的一段时光。

可苛政仍在实行,广大人民群众依然在压榨中苦苦挣扎。想到一万多囚犯因无力还债或贩卖私盐而等待审判,看到农民因为缺盐而味同嚼蜡地吃竹笋,他感到不安,感到隐忧。

他笔下不仅有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还有天静伤鸿犹戢翼,月明惊鹊未安枝。

不吐不快的个性和敏锐活跃的才思,让他在这段时间写下无数针砭时弊、对抗当政、怜悯世人的诗歌。

这些诗歌越积越多,流传也越来越广,渐渐埋下了祸根。

漂泊还在继续。

杭州期满后,他请示去山东密州任职获批。他的弟弟在济南,他想离得近点。

密州是个苦地方,没有杭州的青山绿水,更没有青山寺庙。

而艰苦的地方,反而更加激发了苏东坡的诗才。无论在密州,还是后来流放所至的黄州、惠州、儋州,都是苏东坡写出最多绝色诗文的地方。

此时的王安石由于被身边小人陷害,已经被fire掉了,但王安石一派却并没有消失,反而将大宋子民推向越发惨烈的生存状态。

在密州时,苏东坡常常看到死于道边的孩童,还有无数无家可归的孤儿。这还是文化鼎盛的宋朝么?

难过、沮丧和无法抑制的悲愤让苏东坡一次又一次拿起笔,写下满纸愁绪和眼泪。

当眼泪流尽,怒火渐渐平息之后,苏东坡的姿态开始由挺拔走向躺平。

阴晴朝暮几回新,已向虚空付此身。出本无心归亦好,白云还似望云人。

也许是对世事的无奈和命运的妥协。他想起了陶渊明,也想像他那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了。

密州之后,他又陆续被调到徐州、湖州。虽然身体已经躺平,但嫉恶如仇、不吐不快的个性让他无法遏制地不断用脍炙人口的诗词不停刺激朝政,让当权者怕,让作恶者恨,让老百姓爱。

特别当苏东坡的文章每每飘到皇帝身边时,举箸不食的情景又出现了,赞不绝口的声音又回荡了。真是让身边的那群蝇营狗苟之徒,害怕得要死,嫉妒得咬牙切齿。

终于,灾难来了。

生命诚可贵自由价更高出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出自谁(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