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立统一的规律3000字论文,对立统一规律的最佳举例说明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28 02:28:35

在《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一书摘要》中,有许多地方涉及辩证法的具体内容,列宁提出了许多观点。他明确提出了辩证法的两个原则:发展原则和统一原则,谈到辩证的转化与非辩证的转化的区别在于飞跃,在于矛盾性,谈到了发展的圆圈,即也就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等等,这里我们只谈对立统一规律问题。

列宁在两个问题上较详细地论述了对立面的统一,一是运动的矛盾,一是生成的矛盾。

对立统一的规律3000字论文,对立统一规律的最佳举例说明(1)

埃利亚派的芝诺为了论证运动是不可能的,分析了运动的矛盾,并得出结论,因为运动是矛盾的,所以是不真实的。他提出了四个论证,这些论证在哲学史上是很有名的。黑格尔分析了这些论证,指出运动就是矛盾的,它是间断性和连续性的统一:“运动作为概念、作为思想来说,表现为否定性和不间断性的统一,但是不论不间断性或点截性,都不能单独地当作本质。”

列宁还转述了黑格尔的这一观点:“运动是时间和空间的本质。表达这个本质的基本概念有两个:(无限的)不间断性和‘点截性’(=不间断性的否定,即间断性)。运动是(时间和空间的)不间断性与(时间和空间的)间断性的统一。运动是矛盾,是矛盾的统一。”

列宁对这部分的摘录较详细,看来列宁对黑格尔的分析基本上是同意的。下面谈谈第一和第二论证。

芝诺的第一个论证是;一人从A到B,先要走AB的二分之一;要走AB的二分之一,先要走AB的四分之一;以此类推,以至无穷。

对立统一的规律3000字论文,对立统一规律的最佳举例说明(2)

第二个论证是:阿基里斯(古希腊著名大力士,善走)在乌龟后面一段距离追赶乌龟,阿基里斯赶上这段距离时,乌龟已走了一新的距离,等阿基里斯赶上这一新距离时,乌龟又走了一段距离,以此类推,以至无穷。

结论是:这个人永远走不完这段距离 AB,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故运动是不可能的。事实上,我们走过许多距离,阿基里斯当然赶上了乌龟,这点芝诺完全不否认,但芝诺认为,运动只是在现象中存在,但不可理解,不能论证,因为运动是矛盾的。此矛盾,从上二例可明显看出,即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矛盾。

运动是连续性和间断性的统一,一个物体在运动中要通过无限多的点,这就是间断性,但点与点之间又是连续的,否则任何两点之间都有一个不可逾越的鸿沟。

芝诺正是把连续性看作现象,而把间断性看作本质,在本质上,一个物体并没有运动,因为在第一论证中一个人要从起点迈出一步达到第二点就不可能,在第二个论证中阿基里斯始终还差一步才能赶上乌龟,而阿基里斯却不可能迈出这一步。因此,芝诺是抓住了间断性这一方面,把它从它和连续性的统一中割裂出来,从而否认运动的。

对立统一的规律3000字论文,对立统一规律的最佳举例说明(3)

黑格尔

黑格尔谈到了亚里士多德对芝诺的批评。黑格尔不同意他对第一论证的批评,但同意他对第二论证的批评。对第一论证,亚里士多德说:空间和时间是可以无限地划分的,但并没有无限地划分开来。

这就是说,从理论上说,一段距离是可以无限分割的,但事实上,分割总是有限的,因而芝诺的论证不能成立。

黑格尔认为,芝诺所揭露的运动的矛盾,是不能用经验来证明或反驳的。第欧根尼用步行来反驳芝诺,一个学生满足于这个反驳时,第欧根尼就打了他一下,指出还必须用理解。亚里士多德就还停留在经验内,因此,这个回答是无力的。

对第二个论证,亚里士多德说:只要准许阿基里斯“越过界限”,他就可以追上乌龟。黑格尔认为这个回答是正确的。此界限即点与点之间的间断性,间断性离开连续性就成为不可越过的界限,芝诺正是设定了这样一个界限。只要把间断性和连续性统一起来,运动就是可理解的,点与点之间的距离就是可以超越的,阿基里斯就可以赶上乌龟。

对立统一的规律3000字论文,对立统一规律的最佳举例说明(4)

运动的矛盾,用另一种方式来表述,就是:当一个物体在一瞬间通过一点时,这个物体在那一瞬间在这个点上,也不在这个点上。黑格尔认为,不能说运动中的物体在一个瞬间仅仅在一个地方或另一个地方,或在两个地方之间,“而运动则意味着物体在一个地方同时又不在一个地方,这就是空间和时间的不间断性,——正是它才使运动成为可能”。

列宁完全赞同黑格尔的这个观点,恩格斯也是赞同的,他说:“运动本身就是矛盾;甚至简单的机械的位移之所以能够实现,也只是因为物体在同一瞬间既在一个地方又在另一个地方,既在同一个地方又不在同一个地方。这种矛盾的连续产生和同时解决正好就是运动。”

切尔诺夫(1876-1952)在其著作《哲学和社会学论文集》(1907年)中反对黑格尔和恩格斯的观点,认为运动就是物体在某个瞬间在一个地方,在下一个瞬间在下一个地方。列宁指出这是典型的形而上学观点。

列宁分析说:“(1)它描述的是运动的结果,而不是运动自身;(2)它没有指出运动的可能性,它自身没有包含运动的可能性;(3)它把运动描写成为一些静止状态的总和、联结,就是说,那种(辩证的)矛盾没有被消除,而只是被掩盖、推开、隐藏、搁置起来。”

对立统一的规律3000字论文,对立统一规律的最佳举例说明(5)

黑格尔

很明显,如果物体在那一瞬间仅仅在这一点上,它就没有运动,如果物体在那一瞬间仅仅不在这一点上,它就没有通过这点。离开这个对立面的统一,运动便是不可理解的。按照切尔诺夫的理解,那就只有静止,而没有运动,因为静止的点的总和还是静止,而不是运动。芝诺的第三个论证——“飞矢不动”正是这样得出来的。

生成的矛盾是赫拉克利特提出来的。赫拉克利特反对埃利亚派肯定存在(存在是存在的)而否认非存在(非存在是不存在的)的观点,认为二者是统一的,不可分的。一切都是生成,生成就是存在与非存在的统一,不能认为存在比非存在真实。他认为,要真实都真实,要虚假都虚假,“存在和非存在是同样的少”。

黑格尔对这一观点评价很高,他说:“存在和非存在只是没有真理的抽象,只有生成是第一个真理,认识到这点,乃是一个大的收获。理智认为两方各自都是真理的、有意义的,理性则相反,它在一方中认识到另一方,认识到一方中包含着它的另一方。”

列宁没有作什么评语,看来列宁对黑格尔的观点是赞同的。存在——无——生成,这是黑格尔《逻辑学》的第一个三段式,把生成或变化理解为存在和无的统一,这是辩证的、唯一正确的理解,割裂这个统一,变化就是不可理解的,因为仅仅存在,谈不上变化,仅仅无,变化更无从谈起。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