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是,允䄉也不算孤独,因为和允䄉一起被释放出狱的,还有他的老搭档,他的十四弟允禵。
允䄉被乾隆释放后,一改之前“莽撞”的性格,他整日闭门不出,也不与外人交流。四年后(乾隆六年),允䄉去世,终年58岁。乾隆下旨以贝子之礼将其安葬。
允䄉出身高贵,从他帮助允禩夺嫡开始,他就走上了胤禛的对立面。从康熙四十七年允䄉推荐允禩为太子时,雍正帝便开始防备允䄉,一直到雍正元年,可以说允䄉及其势力让胤禛忌惮14年之久。那么,雍正帝为何在*允禟和允禩之后,唯独留下允䄉这个眼中钉呢?
笔者分析,这有两方面原因:第一,雍正帝在允禟和允禩去世之后,已经背负“*弟”之名,他不愿允䄉再死在自己手里。
第二,允䄉生性颟顸,在没有胤禩和胤禟这两个主心骨的情况下,允䄉已经不足为惧。
换句话说,雍正帝不*允䄉,并非因为他心怀仁慈,而是觉得没有*允䄉的必要了。
在笔者看来,允䄉生于康熙朝,囚于雍正朝,死于乾隆朝。在康熙朝,他是身份高贵的皇子;在雍正朝,他是雍正帝的眼中钉;在乾隆朝,他已心如苦蒿,万念俱灰了。
《战国策·中山策》中说:同欲者相憎,同忧者相亲。
意思是:有相同*的人,会相互憎恨;有相同忧虑的人,会彼此亲近。
笔者写允䄉,并非出于同情。而是感慨在皇权之下,手足相残、束甲相攻,实乃是古代帝王之家的悲剧。
本文参考:《清史稿》《清实录》《清史讲义》《东华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