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看《论语》中的第6句话,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翻译为:曾子说:“我每天反省自己三件事。替人办事,尽心竭力了吗?和人交往做到实心实意了吗?老师传授的学问,实习复习了吗?”
在之前的讲解中说到过,《论语》中除了孔子之外,只有有若和曾参一直被称为“子”,有子和曾子。有子的话已经出现过了,到这,曾子的话也来了。孔子弟子的思想和孔子还是存在着差异,因此我们不能将他们的看法当成孔子的思想。
曾子是孔子极为重要的弟子,曾子的父亲曾点就是孔子的学生,他自小就对曾子进行严格的儒家教育,因此曾子对于孔子的学习也最为严谨,从孔子的言行记录,到孔子的生活起居、饮食习惯无所不学。
《论语》很可能最初就是由曾子整理编撰而成,可以说没有曾子,就没有后来儒家的传承,因为没有他,大量的孔子资料就不会得到整理流传于后世。在孔子去世之后,曾子俨然成为了儒家学派的第二代掌门人,很多人都向他来求学,比如,战国初期的名将吴起最初就拜学于曾子的门下,并且曾子还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老师,由于孔子的儿子早亡,所以也可以说孔子的孙子就是在他的照顾下长大成人,而著名的孟子就是曾子的再传弟子,孟子的老师就是子思。
那么孔子对于这位接替自己学派的第二代掌门人曾参是如何评价的呢?《论语》中也有记载叫“参也鲁”,翻译过来就是:曾参同学比较迟钝,头脑不灵光。从上面对曾子的描述也可以看出来曾子将孔子的言行当做规矩学的很僵化,难有变通,这点大概也印证了孔子对他的点评。
但是,凡事都有着两面性,太聪明的人往往心思多,许多事情都专营取巧,许多公司的领导就不喜欢这样的人,因为这样的人如果心数不正,往往什么事都办不成,可头脑不太聪明有些迟钝人呢,虽然办事效率会低些,但是踏实肯干,往往却可以将事情办成。正如曾子虽然并非聪明灵光的学生,但是却一句一句,一点一滴的总结记录了孔子当年的言行,为千年之后的我们留下了圣人学问,其功绩不可谓不大,曾子也确实担当的起“子”这个称呼。
了解了曾子的这些个人特点,我们再来看他所讲的吾日三省……这句话,就会发现曾子有个学习窍门,那就是“不取巧”,有板有眼,按照步骤一步一步地做就行了。先为自己定下目标,然后不断地坚持改善自身,这不就是最简单的成功方法吗?
如果你不愿耗费精力去探寻各种成功细节,那么曾子告诉你一条看似困难,其实最便捷最有效的成功方式,那就是定下目标,不断坚持,终会成功。
克制自己,坚持不懈,就是成功。
欢迎大家多多批评探讨,让我们一起来品读《论语》一同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与魅力,增强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
点击下面查看上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