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谁写的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31 01:02:07

宋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苏轼调任汝州团练副使,赴任途中经过江西九江,与一僧一俗,同游了著名的庐山。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谁写的(1)

不过在登山之初,苏轼曾经发誓“此行绝不作诗”,但是后来进入山中以后,他架不住山中僧侣的热情,诗是写了一首又一首。

在庐山盘桓多日之后,某一天苏轼游历了西林寺,突然从大自然中得到了灵感,写下了一首饱含哲理的诗,这就是中国诗坛上的一个顶峰——《题西林壁》。

庐山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客们喜欢的风景游览的胜地。唐代名相张九龄、“诗仙”李白和大诗人白居易都曾经登临庐山,并写下著名的诗歌。

其中张九龄和李白二人,同时以“庐山瀑布”为题,分别留下了《湖口望庐山瀑布水》和《望庐山瀑布》;白居易避开前人的锋芒,不写瀑布,写下了《大林寺桃花》,同样享有盛名。

苏轼自问在写诗这方面,虽然小有成就,但是恐怕还是比不过唐代这些前贤,因此他曾经对和自己同行的僧人参寥表示:“此行绝不作诗。”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谁写的(2)

但是登山之后,苏轼却意外发现自己在庐山的僧侣当中,还是颇有名气的。于是就逐渐放开了心胸,又从庐山的风景当中得到了启发,然后写下了《题西林壁》这首传世名作。

《题西林壁》赏析

《题西林壁》——北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白话翻译:

连绵起伏的庐山奇峰,横着看,是一条山岭;侧面看,就成了一座高耸的山峰。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去看它,它总是会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人们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只是因为身处于山的包围之中。

苏轼这首七绝,并不是以创作手法和情感表达取胜的。它之所以这么有名,其实是因为这首诗里蕴含着一个关于认知的哲理。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谁写的(3)

即:一个人对外界事物的认识,总是会受到自身所处的环境局限。与此同时,苏轼还在这首诗里暗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如果想要摆脱这种认知上的局限,就唯有从多个视角入手,跳出山的包围,在更高、更远的地方去观察它。

王安石在青年时代,曾经写过一首《登飞来峰》,诗中说:“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这里提到的,既是一种扫清前途障碍的办法,也是一种认清事物本质的方法。

不过苏轼认为,光是站得高还不行。因为“山”是从四面八方包围着你的,所以你只要一日“身在此山中”,那么你就一日无法看清山的全貌。

苏轼的观点后来得到了大家的公认,成了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道理。后来的文人在生活中遇到迷惘时,总爱引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谁写的(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