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缘身在此山中配图,山高路远看世界也在找自己配图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31 01:37:35

《庐山高图》轴,1467年,纸本,设色,193.8×98.1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只缘身在此山中配图,山高路远看世界也在找自己配图(1)

庐山高图轴

据记载,沈周四十岁以后,开始画大幅的作品,这幅画作于四十一岁,正是一例,也是传世很有名的杰作。画幅上端题了一首长诗,并自谓:“门生长洲沈周诗画,敬为醒庵有道尊先生寿。”

“醒庵”是沈周少年时期的馆师陈宽的别号。陈宽的生平不详,不过他的父亲陈继(字嗣初,号怡庵,1370-1434)和祖父陈汝言(字惟允,号秋水,约1331-1371),都是元末明初的名士。陈汝言在洪武年间山东任上,与当时任泰安知州的画家王蒙(1308-1385)熟识,王蒙曾经画了一幅《岱宗密雪图》送给陈汝言。陈继在经学上的造诣很高,官至翰林院检讨,沈周伯父贞吉、父亲恒吉都曾经随他读书,后来沈周又成为陈宽的学生,所以两家的渊源十分深厚。另外,陈家祖籍就是以庐山著名的江西,沈周以王蒙的画风,画庐山宏伟崇高的面貌,用来为老师祝寿,是具有很深的涵意的。

就现有资料看,沈周并不曾到过庐山,这幅画应该是想像画成的。当然庐山的一些著名景观、如瀑布、五老峰、松树、云海等,常出现在古人诗歌或游记中,沈周对此自然不会陌生。令人惊讶的是,画面右上角,造型奇恃的五座远峰,的确很像五老峰实景。在此,画家的想像力,如长上了翅膀可凌空遨翔,任意捕捉山水的精华。

这幅画画得很满,主峰贴近画幅的顶端,近景压低,与观者的距离拉近,瀑布、水口和曲折的河道,形成一个深入画面的空间,是疏缓紧密结构的虚处。在画法上,先用淡墨皴染,再用浓墨逐层提破,并以重复的皱纹,引导山石作左右倾斜、呼应、冲突的韵律,而使群峰有簇拥叠转的动感。中间一座山石墨色较淡,较明亮,好像从画的外面,投射一些光线进来。这座方形的山石,用不同的皴法描绘,感觉石质坚硬,使画面产生更多变化。除了近景的大树外,山上的树木都很渺小,衬托出崇山峻岭的气势。

这幅画令人联想到大约一百年前的王蒙名作《具区林屋》,画幅下段三分之二的部分,和《具区林屋》一样,被纠结扭曲的山石填满,只留下曲折的湖水透气。松树后方透空的岩石,和王蒙画太湖边骷髅石的画法一致,至于画岩石抖动扭转的笔法、山顶上的小树、点苔等,都很相近。不过王蒙多于笔,留下原始的、直接的笔触,沈周墨色变化较多,皴擦与渲染融合,在构图上更加谐调,使画面形成统一的有机体。这是沈周在前人基础上,所发展的自己的风格。

只缘身在此山中配图,山高路远看世界也在找自己配图(2)

王蒙:《具区林屋》

在沈周之前,以庐山为题材的画迹很少见,五代荆洁的《匡庐图》是少数的例子,在其画中也有高大的松树、瀑布、悬崖、危桥等,不过从荆浩到沈周,可以看到绘画的观念和技法走过了一条漫长的道路。

只缘身在此山中配图,山高路远看世界也在找自己配图(3)

五代荆浩《匡庐图》轴,绢本,185.8×106.8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王蒙《具区林屋》,(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王蒙的山水画作中,用笔熟练,达到“纵横离奇,莫辨端倪”的自在境地;常能由他独特的风格中表现出磅礴的气势。其中皴擦功力是王蒙独特的笔墨成就,而其艺术造诣对中国画有很大贡献。

五代荆浩《匡庐图》轴,绢本,185.8×106.8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荆浩以小披麻皴绘出庐山的五老峰、炉峰、三峡等处的真貌。荆浩于唐末天下大乱时隐居于太行山,以绘画作消遣。他的山水画是唐末诸家之冠,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将庐山的飘幻风姿,形容得非常恰当。庐山终年云雾缭绕,烟云随风飘动于青峰翠峦间,虚无缥缈之中犹如梦幻仙境。庐山雄奇峻挺的山峰、变化多端的云海及神奇秀丽的流泉飞瀑等,是历代*人墨客最爱造访之地。

只缘身在此山中配图,山高路远看世界也在找自己配图(4)

《庐山高图》之局部

只缘身在此山中配图,山高路远看世界也在找自己配图(5)

庐山五老峰实景

作品与实景颇为近似。沈周并不曾去过庐山,但却能真切地画出山中之景,不能不叫人佩服画家的想像力。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