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经世致用之学,求安身立命之道”,儒家文化培育、涵养了中国人2000多年。2019年12月21日上午,哲学人张学智先生做客孔学堂,精彩解读了《儒家文化的精神和价值观》。
张学智教授从《*在纪念孔子2565年诞辰大会上的讲话(节选)》引入,他指出儒家是中国文化的主干,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中,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各个方面,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对东亚各国的文化也发生了巨大影响。最近三十年来,由于中国及其他东亚国家显著的经济成就,儒家文化越来越多地引起世界的关注。
讲座现场
张学智教授进一步指出,儒家文化的精神,最重要的有以下几点:一、道德理想主义。儒家道德理想主义把道德性作为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人的道德性是人的本质特征。儒家认为人性是善的,人性之善不仅可以从形而上的层面得到说明,而且可以从现实的经验层面找到根据。二、普遍和谐观念。人与人的和谐,是儒家思想的重点。指导原则是“仁”,“仁”即对人有同情心、爱心,“仁”是爱的基础和来源,是道德情感本身,没有道德情感的义、礼、智、信,只是空洞的律令,虚伪的仪节。儒家的这一思想,在人与人的关系日渐疏离,利益原则吞噬人心的今天,更应该大力提倡。三、自律原则和内在超越。儒家主张,人的意志是自由的,人的道德行为是自己选择的结果。宋明理学家认为,人天生就有一些本能*,如果不用道德加以裁制,就会流于过分。道德之所以崇高,就在于它是在和人的本能需求、人的利益原则的冲突和斗争中显出的。这种冲突越是尖锐,就越表现出道德的力量。
讲座接近尾声时,听众纷纷举手向张教授提问,有人寻求通往儒学圣殿的捷径,有人希望教授指点迷津为学业指路,还有人希望借助儒学的力量为生活答疑。
张学智教授解读儒家文化的精神和价值观
张学智,宁夏中卫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国学研究院博士生导师,日本东京大学文学博士,主要社会兼职有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中国哲学史》副主编,研究领域为中国哲学史、儒家哲学、宋明理学、中国现代哲学。在中国哲学领域深耕多年,学养深厚,专著有《贺麟思想研究》《缁门警训注译》《心学论集》《明代哲学史》《中国儒学史·明代卷》等,译著有《莱布尼兹与儒学》,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
文字:张力丹
图片:黎明
审核: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