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评判让–雅克:对话录》(Rousseau juge de Jean-Jacques:Dialogues)
[法]让–雅克·卢梭 著,袁树仁 译,上海书店出版社·也人,2023年7月
《卢梭评判让-雅克:对话录》写作于1772—1776年,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后期的重要作品,与《忏悔录》《孤独漫步遐想录》一起并称为卢梭晚年三部曲。在其中,卢梭将自己一分为二:“卢梭”和“让-雅克”,由饱含探知欲的“卢梭”和人云亦云的“法国人”就受到污蔑的“让-雅克”的品格、作品与思想展开三次对话,实际上是卢梭针对自己遭遇的种种不公正对待,展开的全面辩护。书中充满了矛盾和断裂,一如历史迷雾中的卢梭本人。对后世读者而言,本书不仅是一部极具文学价值的对话体杰作,也是一册记述卢梭生平的微型自传,更是一把理解卢梭思想的钥匙。
《诗说》
潘雨廷 著,上海文艺出版社·艺文志,2023年10月
《诗说》是潘雨廷先生的未成稿,此书以易象解说《诗经》,分析其中的结构,厘定每篇诗的位置,并演其大旨。此稿没有完成,然而大体已见,令人感到既幸运又遗憾。全书分为四卷,《风》《雅》《颂》各一卷,第三卷在解说《周颂》的《雍》以后,于《载见》只写了一句话就中断了。《周颂》共三十一篇,《雍》《载见》位居第十七、十八,解说了一半多一点,以下《商颂》《鲁颂》阙。第四卷是《诗丛说》,多有阙文。存目十篇,完整保存的只有三篇。此外七篇,两篇有原文无述,四篇有图无说,还有一篇有目无文。
《全部哲学的本原》(Initia Philosophiae Universae)
[德]谢林 著,王丁 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年9月
本卷由三个文本构成:《哲学作为科学的自然本性》《全部哲学的本原》《自然进程阐述》,其中前两个文本构成了谢林著名的“埃尔朗根讲座”,第三个文本则是德文本《谢林全集》中的一篇重要逸文,主题符合,故与前两个文本编为一卷。“埃尔朗根讲座”是谢林研究史上的重要经典,也是谢林哲学发展史上的重要文本。它上承“世界时代哲学”,下启“神话哲学”和“启示哲学”,尤其对“世界时代哲学”中所提出的潜能阶次辩证法问题、存在问题、时间问题等做了总结性的阐发,号称“最后的世界时代哲学文本”,对研究谢林哲学至关重要。在哲学问题上,它回应了人类的意识和哲学的内在关系、体系的建构和展开、哲学史的断续等问题,同时回应了黑格尔的批判。在思想影响上,它开启了20世纪的意大利解释学传统,构成了解释学都灵学派的基础文本,也影响了雅斯贝尔斯的生存哲学,哈贝马斯的社会交往理论等,因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智者术与政治哲学:普罗塔戈拉对苏格拉底的挑战》(Sophistry and Political Philosophy:Protagoras' Challenge to Socrates)
[美]巴特利特 著,熊文驰 吴一笛 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六点图书,2023年9月
本书聚焦于柏拉图对话中哲学家与智术师的争论,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解读《普罗塔戈拉》,第二部分解读《泰阿泰德》,呈现两类场合下苏格拉底如何对阵普罗塔戈拉。同时,柏拉图其他显著关注智者问题的篇目,比如《智术师》《希琵阿斯前篇》《希琵阿斯后篇》与《欧绪德谟》等,也都在本书探讨的范围之内。作者在政治哲学史视野下看待柏拉图的这些对话,通过详细的文本解读,不仅充分讨论了古代的智者术,而且通过对比纠正了若干重要的误读和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