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牛流马是蒲元造的吗,木牛流马真实原型 图纸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4-01 03:43:13

百家姓,蒲。香蒲,是蒲姓的来源。在汉字中,蒲的本义是指常生于河湖里、水岸边或池沼中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按现代植物学分类,属香蒲科香蒲属。

木牛流马是蒲元造的吗,木牛流马真实原型 图纸(1)

香蒲植株高大,她的根长在泥里,大部分茎直立地上,碧叶柔韧而长尖。秋天,香蒲的叶中会抽出细长的花茎,顶端长出褐色的花苞,仿佛未点燃的蜡烛,这即是俗称的蒲棒。花上的鲜黄花粉,被称作蒲黄。独特的形状,让香蒲得了“水烛”之名。

以蒲为姓,在水一方。

蒲衣为祖

以蒲为衣

都会沾些

灵隐之气

“春初生嫩叶,未出水时,红白色茸茸然。取其中心入地白蒻,大如匕柄者,生啖之,甘脆。又以醋浸,如食笋,大美。”

这是北宋医药学家苏颂对香蒲的记载。香蒲是一种广泛生长的野生蔬菜,她的根茎中鲜白幼嫩部分均可以食用,在苏颂生动细致的笔下,她的靓姿美味尽展,令人垂涎三尺。

香蒲也叫甘蒲,在西周时期就备受推崇了。那时,年轻的韩侯入朝,被周宣王觐见、受封,周宣王的卿士显父在屠地设宴招待韩侯时,所用的最主要的“蔌”(即菜),就是香蒲,《诗经·大雅·韩奕》记下了这场高规格的接待:“其肴维何,炰鳖鲜鱼。其蔌维何,维笋及蒲。”

性味甘、平、无毒的香蒲,鲜嫩时期是好看又好吃的,所以她的这个时期还被单独称为蒲蒻、蒲笋、蒲儿根。由嫩变老之后,蒲叶可作编织材料,制成蒲衣、蒲席、蒲垫、蒲扇、蒲鞋等;蒲根、蒲茎可以煮食或作饲料;蒲棒可化为绒花作为床、枕内芯的填充物,花序可作切花或干花,蒲棒晾干后点燃,还可驱蚊防虫。

于是,唐代诗人吴仁璧的“蒲草薄裁连蒂白,胭脂浓染半葩红”,渲染的,是香蒲的意境;北宋文学家黄裳的“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华丽的,是香蒲的味道……香蒲就这样将身影美美地散落在生活各处。其中,让人们记忆深刻的,应该是蒲衣,它带来了蒲姓的得姓始祖:蒲衣子。

据古籍记载,蒲衣子是舜帝的老师,因为他常年穿蒲草编成的粗服,人们便称他为蒲衣、蒲衣子。唐代道学家成玄英(608年-669年)有疏文记载:“蒲衣子,尧时贤人,年八岁,舜师之,让位不受,即被衣子也。”舜帝曾拜蒲衣子为师,并想让位于他,但蒲衣子不接受。

蒲衣子应该是很有思想的,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还在《庄子·应帝王》中,借蒲衣子之口说,理想的为政者听任人之所为,从不堕入物我两分的困境,表达了自己“无为而治”的思想:“啮(niè)缺问于王倪,四问而四不知。啮缺因跃而大喜,行以告蒲衣子。蒲衣子曰:‘而乃今知之乎?有虞氏不及泰氏。有虞氏其犹藏仁以要人,亦得人矣,而未始出于非人。泰氏其卧徐徐,其觉于于。一以己为马,一以己为牛。其知情信,其德甚真,而未始入于非人。’”啮缺为传说中的上古贤人,隐居不仕。《庄子·天地》载:“尧之师曰许由,许由之师曰啮缺,啮缺之师曰王倪。”有虞氏指舜帝,泰氏指伏羲。

蒲衣子拒绝接受让位之后,继续隐居山林,踪迹难觅。蒲衣子的后裔就以他的名字为姓氏,称蒲衣氏,后简化为单姓蒲氏、衣氏。蒲姓,成为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

而古人以蒲为衣,不是个案。《隋书·隐逸传》记载的潜心修道的徐则,也是“草褐蒲衣,餐松饵朮,栖隐灵岳,五十余年”。

也许,以蒲为衣之人,都会沾些灵隐之气。香蒲也被古人视为吉祥之物,中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将香蒲列为上品,说她可治“五脏心下邪气,口中烂臭”,能“坚齿明目聪耳,久服轻身耐老”,还将蒲黄作为上品单列出来,说她可主治“心腹膀胱寒热,利小便,止血,消瘀血。久服轻身益气力,延年神仙”。上品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可轻身益气,不老延年。

香蒲踏水而来,清灵飘逸。

木牛流马是蒲元造的吗,木牛流马真实原型 图纸(2)

(宋)崔白《秋蒲蓉宾图》

乱世之蒲

苻坚本姓蒲

在乱世,可食可药的香蒲就更受人们喜爱了。

中国历史上一段有名的乱世是西晋末年开始的“五胡十六国”,在长达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东晋偏安于南方,北方四分五裂,先后出现了十六个国家,只在前秦政权苻坚(338年-385年)时期出现过短暂的统一。苻坚的爷爷叫苻洪(285年-350年),本名蒲洪,也与香蒲关系密切。

苻氏是古代有扈氏的后裔,其祖先初居武都,历史上称之为“氐羌西戎”,原本没有姓氏,因为家居池中生有香蒲,故被称为蒲氏。北魏史学家崔鸿撰写的《十六国春秋》记载:“其先有扈氏之苗裔,其后家池生蒲,长五丈,时感异之,谓之蒲家,因以为氏焉。”《晋书·苻洪传》也记载:“其先家居池中生蒲,皆长三丈,因号蒲家,遂以为氏,后为苻氏。”

蒲洪为前秦政权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晋永和六年(350年)春季,东晋王朝任命蒲洪为征北将军,在战事前向天神祈告的时候,蒲洪得谶文“草付应王”,加上孙子蒲坚背上有纹路如同草书“付”字,蒲洪便取“苻”为姓氏,改蒲为苻。后来,苻坚领导下的前秦,基本上统一了北方,开创了几十年史称“关陇清晏,百姓丰乐”的治世局面。苻坚的后裔,多以苻为姓,也有维持蒲姓的,还有省略部首“艹”称浦姓的。

蒲姓,还吸引了一些外来者,唐、宋以来,不少阿拉伯人从西域东来经商,定居中国后,就有以蒲作为汉姓的。其中最显赫的当属宋末元初泉州的蒲氏,以海商蒲寿庚一族为代表。

蒲寿庚(1205年-1290年)的先祖原定居于占城(即现在的越南),11世纪迁居广州,经营商舶,富甲一方。蒲寿庚之父蒲开宗由广州迁居泉州,以做大宗海外香料贸易为主,积累了可观的财富。蒲寿庚任泉州市舶司三十年,垄断着泉州香料海外贸易,“以善贾往来海上,致产巨万,家僮数千。”

1276年3月,元军攻破临安,5岁的宋恭帝被俘,南宋事实上灭亡。遗臣奉恭帝之兄、7岁的赵昰入闽,在福州立为端宗,任命蒲寿庚为福建、广招抚使,总海舶,兼“主市舶”,赋予他更大的权力。但蒲寿庚却拒绝了逃亡中的小皇帝一行“欲作都泉州”的提议,迫使其继续逃亡广东,并于德佑二年(1277年)十二月初八,献泉州城投降元军。其间,宋军以船舶军资皆不足为由强征蒲寿庚的商船等,“掠其舟并没其赀”,蒲寿庚“乃怒*诸宗室及士大夫与淮兵之在泉者”。此后,蒲寿庚深得元世祖忽必烈的信任,其子孙亦颇得志。

只是,这样的辉煌很短暂。数十年后,蒲氏后人与元庭争利,元庭派兵攻入泉州。蒲寿庚父子的墓被挖,“发蒲贼(蒲寿庚)诸冢,得诸宝货无计”。泉州城“回半城”“蒲半街”的场面不再有。侥幸存活下来的蒲姓后人,都隐姓埋名,其中一部分改姓“黄”,成为黄姓的一大来源。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认为蒲寿庚家族对汉人不忠,下令不许蒲姓人入仕,将蒲家男性贬为奴仆、女性贬入娼门。曾经高高在上的蒲寿庚家族,终于彻底没落。

因果得失,香蒲尽收眼底。

蒲姓奇才

发明

木牛流马

木牛流马是蒲元造的吗,木牛流马真实原型 图纸(3)

连环画《蒲元铸刀》

“蒲是草之美者。”蒲姓不乏大才者。

“巧匠铸刀三千口,名家志异四百篇”,这幅蒲姓宗祠中的通用对联,就展现了两位蒲姓大才。

上联“巧匠铸刀三千口”是指三国工匠蒲元为诸葛亮铸刀一事。蒲元是极少数留名于中国历史文献中的工匠之一,他多次参与蜀国的兵器锻造,所铸之刀锋利无比,被称为“神刀”。蒲元深受刘备、诸葛亮、姜维等人赏识,姜维还特地作了一篇《蒲元别传》记载他的事迹:“君性多奇思,得之天然,鼻类之事出若神,不尝见锻功,忽于斜谷为诸葛亮铸刀三千口。熔金造器,特异常法……”

蒲元对于铸刀的工艺要求非常严苛,就连用于淬刀的水,都很讲究。他认为,“汉水钝弱,不任淬用,蜀江爽烈,是谓大金之元精,天分其野。”三千口刀铸成之时,他命人去成都取蜀江之水淬刀。取水人呈水时,蒲元却说:“这里面掺杂着涪水,不能用。”取水人不承认。蒲元便用刀在水中一划,说掺杂了八升涪水。取水人这才跪倒磕头认错,说是不小心在涪水渡口处将蜀江水弄洒了些,便取涪水把桶加满了。

看过《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诸葛亮有一个独门秘器“木牛流马”,在山地运输辎重如履平地。但它的真正发明者却不是诸葛亮。明代学者赵维寰的《快史拾遗》说:“蒲元造木牛流马,今人皆谓武侯所创。”唐代史学家杜佑的《通典》也说:“亮集督军廖立、杜睿、胡忠等,推意作木牛流马。据此,则蒲元诸人实创之,非亮自创也。”清代文献学家张澍编的《诸葛武侯文集故事制作篇》道:“孔明欲北伐,患粮运难致。元牒与孔明曰:‘元等推意作一木牛,兼摄双环。入行六尺,马行四步。人载一岁之粮也。’”可见,“木牛流马”的真正发明者是蒲元及其团队。

下联“名家志异四百篇”是指清代文学家蒲松龄。蒲松龄1640年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产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但以后却屡试不第,从顺治十七年(1660年)考到康熙五十年(1711年),直至71岁了才成为岁贡生。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当过几年幕宾之外,主要是在私人家里做塾师,舌耕笔耘40多年,直至61岁才回到自己家。蒲松龄积毕生才学和所见所闻,创作出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共8卷40余万字,收录小说491篇。蒲松龄于1715年正月病逝,因为家里穷,他的《聊斋志异》直至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方刊刻行世,其时,他已去世51年。

也许,蒲松龄醉心于《聊斋志异》创作,也与香蒲有关。那一抹仙气,终是萦绕在心怀。他的字,即是“留仙”啊。传说中,香蒲是天河岸边的仙草。王母娘娘的七闺女下凡前,曾于天河岸边徘徊,在天上神仙与人间爱情之间难以取舍。最终还是不舍人间温情,私配董永,成就一段旷世情缘。她鞋底无意粘着的几粒仙草籽儿也随她飘于人间,见水生根,是为香蒲。

草的生机、水的灵秀、蒲的仙气,方是蒲姓的本源。

(原标题:以蒲为姓 在水一方)

来源 北京晚报 作者 管弦

流程编辑 u003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