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皮鼓》是一部上世纪八十年代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德国电影,上映当年(1980年)斩获了奥斯卡外语片,作品原著又在1999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在我看来,它说的是“永不长大的少年”奥斯卡的故事,也是一个少年抛却幻想的故事。
虽然没读过原著,但从影片内容判断,我会认为是现实魔幻主义作品,因为影片充斥着粗粝生猛的镜头——裙子底下的热砖头,生产时的猩红血肉,钻出鳗鱼的死马头,被生生剁掉头的鳗鱼,冰上的腌鲱鱼,以及那些质朴的裸露镜头。而在这样一个充满尘世气息的故事世界里,主角奥斯卡则是其中的一点魔幻:说不长大就不必长大,高亢的声音可以震碎玻璃杯(甚至可以给玻璃杯刻字——这点实在过于离奇了)。
他是那样奇异,以至于后面影片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超现实的镜头,即他们在海边堤防上野餐时,看着被枪*的修女们灵魂缓缓升天。导演/编剧/原著作者或许认为侏儒(或其他保留孩童样貌或身形的群体)是具备灵性的,正如主角奥斯卡那个为了喝咖啡而受到空袭死亡的女朋友,同样具备看穿人心的能力。当然,实际上也可能是魔术,但我宁可将它当做某种神秘能力的体现。
主角奥斯卡的“不想长大”终止于父亲的死亡,也开始于父亲——他目睹母亲与表舅的暧昧,此举不异于对父亲的背叛。但是当他一路走来,经历了母亲、表舅、女友以及父亲的死亡,他终于下定决心开始长大。虽然旁白是主角的童声,但假如我们能把握住主角的年龄的话,其实看到的就是一个少年的成长史:从爱闹的孩童,到沉默的青年。
在三岁外表下,奥斯卡在全片中始终保持着儿童的特质。虽然外表未有变化,奥斯卡一直在成长——精神层面上的。
真正处于童年阶段时,带着铁皮鼓的他还会用鼓点扰乱乐团节奏,使纳粹集会成为单纯的舞会。而随着时间推移,战争、政局以及母亲的逝世,他失去了童真,只保留了孩童般的任性(间接导致了他表舅/亲生父亲之死),以及儿童特有的恶——故意挑逗女仆(后来的继母)并与之淫戏,被拒绝时装可怜,企图*掉继母腹中的孩子等等。经历战争并亲眼目睹爱人之死后,他逃回了他的家,沉默而怡然,像到前线转过一圈侥幸不死的新兵。有趣的是,电影进行到此时,他似乎刻意隐到了一边,不再是电影的焦点了。最终在父亲下葬之时,奥斯卡回到了舞台中心。他放弃了铁皮鼓,也放弃了“不再长大”的权力。随着火车的远去与外祖母躬耕劳作的背影,电影正式走向尾声。
而二战,在影片中既是背景,也是剧情推动的主要动力。不妨假设,如果奥斯卡生在和平年代,没有经历这段风云岁月,他会放弃“不再长大”的权力吗?可能会,但也许要往后推迟很长时间,只能说,永无岛面对纳粹的枪口也不得不乖乖就范,当彼得潘遇上希德勒,亦只可举手投降,像被催熟的芒果一样,完成从儿童到青年的成长。
在但泽或其他相似的土地上,这样的故事轮回不息。当铁皮鼓不再敲响的时候,童真逝去,现实裹挟着痛苦而来。
本文作者:st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