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始我们来读君特·格拉斯的小说《铁皮鼓》。
出言不逊的作家,惹人争议的作品君特·格拉斯(1927-2015),小说家、诗人、剧作家、画家、雕刻家、政论作家,多才多艺,是二战后德国文坛的旗手。这个作家是重量级的,当时西德著名的作家博尔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博尔的第一反应就是说,为什么是我,而不是君特·格拉斯?他觉得很奇怪,他觉得君特·格拉斯是比他更好的、排在他前面要获奖的作家。
君特·格拉斯不仅在二战后的德语文学界是影响很大的人物,而且在二十世纪后半期的欧美文坛也是举足轻重的。他和马尔克斯一样,每发表一部作品都会引起反响和关注。格拉斯的批判性更尖锐,更出言不逊,所以争议也更大。
最有名的作品是“但泽三部曲”,它们分别是《铁皮鼓》《猫与鼠》《狗年月》。因为是以格拉斯的故乡——波兰和德国边境的小城但泽市为背景,所以叫做“但泽三部曲”。
《铁皮鼓》出版于1958年。这本书风格奇诡、怪诞,讽刺入木三分,情色描写露骨,出版后引起极大的反响和争议。
1999年君特·格拉斯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评委授予作家此项殊荣主要是由于其四十年前创作的《铁皮鼓》,称赞此书“嬉戏般的黑色寓言描绘了被遗忘的历史的面目”。
《铁皮鼓》主人公奥斯卡·马策拉特从出生到成年,从一八九九年到一九五四年,经历了战前、战时、战后的不同的历史阶段。小说是围绕主人公的成长历程来构筑叙事框架的,关注成长的心理和发展历程。
精神病院里的自传(故事梗概)小说分三部
第一部叙述奥斯卡·马策拉特的出生和家庭背景,主要是他的童年生活的记录。三岁时母亲送他一只玩具铁皮鼓,他成天敲鼓,抗拒成人世界,故意摔下地窖自残,把自己摔成一个不再长个儿的侏儒。
上学后,奥斯卡品行不端被学校开除,他便在父母亲开设的日用品商店、邻家的面包铺和蔬菜店里进出厮混。他的家庭比较混乱,母亲和表哥长期通奸。母亲死后,父亲找了一个姑娘做帮工,父子俩均与这个女子私通。十六岁的奥斯卡做了父亲,但儿子名义上是他的弟弟。
第二部是写战乱年代,奥斯卡的父亲和邻居纷纷加入纳粹党。奥斯卡在战乱年代经历了朋友和亲人的分分合合,他抱着铁皮鼓参加了前线剧团的巡回演出。最后回到老家,自以为是耶稣的继承人,成了一个青年团伙的头目,在公共场所搞破坏,被警察抓捕又释放。
奥斯卡的父亲被反攻德国的苏军击毙,至此父母双亡,奥斯卡迈入成年。他的身世之谜也揭开了,父亲实际上是养父,想当年,奥斯卡的母亲长期和表哥通奸,生下了奥斯卡。
第二部的篇幅是最长的,政治性也最强,写纳粹召开的群众集会,写纳粹党的安乐死计划,就是把精神病人、痴呆儿童等“不值得活的生命”处理掉,还有写前线德军的水泥地堡,写苏军攻占但泽市等等。时间跨度是从一九三九年到一九四六年,基本上是以二战的主要军事行动为背景的,包括集中营煤气室屠*犹太人,军人暗*希特勒事件等,篇中也都有所指涉。这是《铁皮鼓》第二部的大概内容。
第三部写战后的盟军管制和联邦德国,也就是西德社会的重建。奥斯卡的家人大做黑市生意,奥斯卡摇身一变成了当红艺术家,名利双收,还组织爵士乐队,继承了朋友的大笔遗产,成了精神空虚的富人。后来被人诬告是谋*案凶犯,被关进精神病院,在医院度过三十岁生日,后来谋*案真相大白,而奥斯卡何去何从,给人留下悬念……
小说是一个倒叙,小说开篇是从他关进精神病院写自传这样一个方式开始的。那么小说结尾也是这样一个情节,就是他被诬告,在精神病院里面。当然这个谋*案是被洗刷干净了,但是奥斯卡本人将到哪去,小说最后还是个悬念。
被瓜分的城市,被撕裂的人通过故事梗概的介绍,我们对《铁皮鼓》的故事和背景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小说它有一个明显的分裂的视角。写成长,它把成长主体和社会环境的分裂写得很突出,写社会历史,也是有分裂感的。
它没有通常那种民族身份的自我认同感,你看它把重心放在但泽这个归属有争议的地方,而且是站在波兰的立场看待归属问题。这固然是由于格拉斯的出生背景比较特殊,他出生于但泽市,父母亲一方是德意志人,一方是波兰人,背景本身就带有双重性。
《铁皮鼓》很能反映格拉斯的思想气质,尖锐,辛辣,唱反调,从人物塑造、情节交代到叙述声音,都清晰有力地表达了他的不正统和分裂感。
《铁皮鼓》语言生动,写法别致,观念上有颠覆性。我们说它是一部成长小说,它确实是写了主人公奥斯卡的成长历程,但读者会发现,实际上它可能是我们读到过的最最反成长的成长小说了。《铁皮鼓》的叙述告诉我们,主人公还在娘胎里就拒绝成长了,好家伙!不得了!这位主人公一定是个难伺候的主儿,还没有出生就已经厌世了……
我们下篇文章继续细续《铁皮鼓》[灵光一闪][灵光一闪][灵光一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