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皮鼓电影里的隐喻,电影铁皮鼓人物结局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4-02 02:17:19

文|悦儿(叮咚,好电影来了!)


《铁皮鼓》是施隆多夫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影片于1979年德国上映,获得第5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第32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40年过去了,这部电影依旧被誉为经典,豆瓣评分8.3。

电影改编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君特·格拉斯的同名小说。故事的主人公奥斯卡三岁生日收到母亲送的“铁皮鼓”,他十分喜欢,整天挂在脖子上敲。直到某天,他在桌下发现了母亲与舅舅的秘密,认为成人世界充满了谎言与欺骗,于是决定:不再长大。

当他从楼梯跳下时,奇迹发生了,他真的不再长高,还意外获得了一种神秘的能力——高分贝的尖叫。奥斯卡的心智慢慢成熟,随着母亲,舅舅,父亲的离去,奥斯卡的人生轨迹也在发生变化。

铁皮鼓电影里的隐喻,电影铁皮鼓人物结局(1)

影片以第一视角叙事,展现了荒诞、怪异的成人世界,二战期间,人们就像是一个提线木偶一般,都有着过分夸张的企图和言过其实的*。透过这些人物,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德国小城但泽的社会环境。

很多人觉得这部电影冗长无聊,其实不然。今天,就让大家随我一起,用专业的视角,带大家感受一下施隆多夫大师级别的视听语言;结合“电影符号学”理论,分析影片的社会隐喻主题;以及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它又带给我们哪些现实启发呢?

铁皮鼓电影里的隐喻,电影铁皮鼓人物结局(2)

施隆多夫大师级别的精致视听语言

想要深入解读一部电影,自然要先了解导演的创作风格和创作背景。导演施隆多夫是新德国电影运动中“四大主将”之一,为世界呈现了《青年特尔勒斯》《德国之秋》《往事回忆录》等众多杰出电影,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至今仍活跃影坛。

施隆多夫强调基本电影技法、明星电影演员和观众的结合在影片中独树一帜,同时他又不主张推行某种特定的电影模式。——《江南时报》评

①演员的选择至关重要,奇异的角色与独特的表演

视听语言包括影像和声音,影像又包括:人物造型,环境造型和表现造型。那么演员的选择则是导演拍摄前极其重要的一步。

奥斯卡的扮演者大卫·本南特当年12岁,本身就是成长发育受阻的孩子,他那不动声色、冷酷犀利的眼神,一下子吸引了导演施隆多夫,苦苦寻觅,就是他了。就连原著作者君特·格拉斯都是看了施隆多夫的拍摄团队和大卫·本南特之后才同意拍摄。

同时,施隆多夫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大卫·本南特的表演天赋和语言表现力,使得演员在规定情境中,使用较少的台词,尽可能用眼神来完成塑造人物的表演任务,奥斯卡的凝视、笔试、监视、仇视与镜头的组合产生了极强的戏剧冲击力,无可替代。

铁皮鼓电影里的隐喻,电影铁皮鼓人物结局(3)

②奥斯卡主观视角镜头展开叙事

主人公奥斯卡从小能够清醒的洞悉成人世界的秘密,并且保持强烈的自我意识,具有对自己和他人命运超现实的操纵能力。比如,奥斯卡出生的戏,就用了主观视角加独白的形式,他生来就会思考,能够表达。导演这样处理,创造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叙事氛围,将观众一下子带入到奥斯卡的人生。施隆多夫借助奥斯卡仿儿童式的逼视,是电影呈现出来的世界更具有真实性和残酷性。

三岁生日宴会的戏,透过奥斯卡的主观视角,展现一家人的欢乐氛围和奥斯卡的孤独感,形成巨大的反差;打牌的戏,寻求外祖母帮助被拒绝,从而发现母亲和舅舅关系,这里,如果用主客观镜头剪辑,便会打乱叙事节奏,破坏精心营造的压抑气氛。

铁皮鼓电影里的隐喻,电影铁皮鼓人物结局(4)

首页 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