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5月3日,沃尔克.施隆多夫拍摄的电影《铁皮鼓》上映,这部电影改编自君特.格拉斯的同名小说,并获得了第32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以及第5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二十年之后的9月30日,瑞典皇家文学院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德国作家君特.格拉斯及其《铁皮鼓》。
《铁皮鼓》追溯了德国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中叶五十余年的历史,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法和人物形象,展示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痛,以及深刻的指出了一切苦难的根源以及普通人的罪与罚。
《铁皮鼓》的特别之处在于文本的叙事交织,每个人物以及每个场景似乎都是现实社会的缩影,但这些人的行为却又极尽夸张和荒诞,和现实世界格格不入,这大概就是《铁皮鼓》作为经典文学作品的原因。
瑞典戏剧家迪伦马特表示,“《铁皮鼓》这一杰作的全部魅力就在于作者对怪诞这一手法运用的成功。以上提及的几点,他都那样做了,而且做得十分出色,尤其创造丁奥斯卡.马采拉特这个足以与《痴儿历险记》中的西木普里齐斯穆斯相姬美的光彩夺目的主人公形象,一个绝妙的“反英雄”角色。”
沃尔克.施隆多夫第一次阅读《铁皮鼓》的时候,他的大脑中就浮现出了相关的影像,他说,“我看到小说中所写的底层的生活和底层所看到的历史。这是一幅壁画,一幅巨大的壁画,而且是被一个“小人儿”看见的壁画。”带着对《铁皮鼓》的理解和尊重,沃尔克.施隆多夫将同名小说搬上了银幕,并成为七十年代德国电影的标志。
从文本到影像需要一种特殊的缘分,那种感觉就好像恋人第一次见面时的怦然心动。我想,这大概就是施隆多夫第一次和《铁皮鼓》邂逅时的感觉。施隆多夫在童年经过了“二战”的最后时光。虽然没有目睹战争的惨烈,可战争之后的疯狂和荒诞却走进了他童年的记忆。
1944年,一颗炮弹从天而降,落在了他家的阁楼上,一瞬间屋内硝烟滚滚,门窗都被炸飞。这一刻,他的宿命已被写定。早在几个月之前,施隆多夫的母亲在二楼煮地板蜡,一颗火星引燃了厨房,此后,施隆多夫只能通过照片来怀念母亲。
后来,施隆多夫离开了德国,来到了法国。法国和德国不同,当时的法国拥有良好的艺术氛围,电影作为最受关注的艺术在法国有很大的市场。他学会法语之后,慢慢地融入了法国电影圈。21岁时,施隆多夫成了让-皮埃尔.梅尔维尔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他还和阿伦.雷乃合作拍摄了《去年在马里昂巴德》。
25岁时,施隆多夫决定自己拍摄一部电影,于是,他回到了德国,拍摄了自己的处女作《青年托尔勒斯》。虽然是处女作,但施隆多夫在这部电影中表现出了惊人的成熟,他也由此奠定了自己的拍摄风格——冷静、克制、充满力量。到了拍摄《铁皮鼓》的时候,施隆多夫已经是享誉海内外的德国导演了,而这部电影,让施隆多夫跻身于电影大师之列。
那么,《铁皮鼓》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能够让沃尔克.施隆多夫对此一见倾心。《铁皮鼓》看似讲的是奥斯卡的成长和经历,实则是一个家庭的荒诞故事。我们想要了解整部电影的内容,就必须对剧情进行拆分和梳理。
第一个故事:在电影开始,主人公奥斯卡讲述自己的身世:外祖母安娜还没有结婚的时候,一个名叫约瑟夫的年轻人为了躲避追捕,躲在了外祖母安娜的大裙子下面,于是,约瑟夫成了他的外祖父。而他的母亲阿格内斯和表弟布朗斯基相爱,但无法结婚,只能嫁给商人阿尔弗莱德。奥斯卡出生之后,除了阿格内斯,没有人知道他的父亲到底是谁。奥斯卡三岁生日的时候,母亲送了他一个铁皮鼓。
第二个故事:奥斯卡在躲在桌子下面玩耍时,意外撞见了母亲和舅舅的私情,于是,他选择了拒绝成长。当他故意从楼上跳下来的时候,他真的停止了成长,永远停留在了三岁。有一次,父亲抢他的铁皮鼓,他大声尖叫,以至于震破了玻璃。希特勒执政之后,父亲加入了纳粹党。母亲继续和舅舅鬼混,她发现自己*之后,没完没了的吃鱼,最终死去。母亲死后不久,舅舅也被纳粹*害了。
第三个故事:外祖母带回了一个女仆玛利亚,奥斯卡和父亲都以不同的形式占有了她的身体,并且生了一个孩子。奥斯卡认为这是他的孩子,但这个孩子叫他哥哥,玛利亚成了他的继母。1945年,旦泽被苏联军队攻陷,父亲被*害。他埋葬了父亲,也埋葬了陪伴自己二十余年的铁皮鼓。他的弟弟不小心用石头砸了他的脑袋,这时候,奥斯卡也恢复了成长。
沃尔克.施隆多夫将故事拆分成三个不同的阶段,而奥斯卡作为故事的主人公,他在这三个不同的阶段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当我们通过施隆多夫的影像走进奥斯卡时,会发现奥斯卡生活在一个巨大的由隐喻构成的世界里。这个世界中的荒诞和滑稽既是显而易见的,也是自然而然的。电影的巧妙之处就在于,奥斯卡既能置身事外,用理性的态度和眼光来观察这个社会,也能参与到具体的事件中,完成他对人、事、物的批判和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