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难以理解暗恋
初读的时候,也许我们很容易为女人的深情所感动,也容易同情她的悲惨遭遇,尤其是茨威格细腻的笔触,写出了女人心理变化的过程,总是让人不由自主地代入了女人的视角。
但仔细想想,女人的痴情固然令人感动,可这场暗恋却真的非常让人难以理解。虽然女人的原则是“我爱你,与你无关”,可这种单方面的爱情,真的是爱吗?而一个正常人,又可能将全部的生活,都寄托在虚无缥缈的情感里吗?
女人为了这场爱情,完全失去了自我,她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作家考虑。例如,当她知道作家本性就是风流,却不想承担起责任的时候,就不想让自己成为“累赘”,因此,就算她发现*,也选择了独自生下他、抚养他。
女人希望这样能够让自己成为作家所有女人当中最为独特的一个,让作家能够永远记得她、怀念她。
可实际上,就算作家读完了长信,仍旧记不起她的样子——不管是当年的邻家妹妹,还是后来与他有过几日欢好的女人,在他脑海里的形象都是模糊不清的。
况且,当她将全部的生命都投入在自己的暗恋中时,她其实已经变得极为自私。比如,女人的此举,似乎从未替孩子考虑。她独自生下孩子,让孩子在没有父亲的环境下成长,对于孩子本人来说也是一种缺憾。
再比如,她也没有真正考虑过作家的看法,让作家同样失去了“选择权”。我们很难说,作家在得知自己有一个孩子之后会是什么样的表现,但作为孩子的父亲,至少作家有权利知道这些。
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女人过上了这样凄凉的生活,其实完全都是她咎由自取。女人其实有很多选择,她可以选择在来得及的时候告白、可以选择在为数不多的见面机会里“打直球”,将一切和盘托出,也可以选择结束这场注定没有结局的暗恋。
可她偏偏不,她继续着自己的“爱情”,并以为这是在为他人牺牲,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她仍旧为这一切感动。
而为什么女人十几年以来,都一直坚持爱着作家?可能是因为她的“爱情”过于完美,因为这本就是一场只有她的恋爱。她没有与作家长期生活,与作家也没有什么共同回忆,这份“爱情”只独属于女人一人而已。
这种只有一个人的爱情,当然是完美的,因为对方永远都活在你的想象当中,他会被记忆和爱慕美化,让他成为一个完美的存在,人更加忘不掉。
女人的爱情看起来伟大,可多年过去,她爱的真的是作家吗?其实也不一定,她更爱的,可能是她想象中的作家,那个没有缺点、堪称完美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