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李牧是抗击匈奴的良将,但也只是一味防守。然而,随着秦赵大战,李牧南撤保卫邯郸。公元前236年,北方的云中郡被秦国趁机占领,从此,秦国接管了防御匈奴的任务。
当时嬴政的主要精力都在灭六国上,由于没有多余的兵力对付匈奴,嬴政下令以守为主,而负责防守匈奴的悍将,就是蒙恬。这就是《大秦赋》后半部中,蒙恬突然消失的原因。
嬴政从灭韩到灭齐,一共经历了16年之久,这16年间,秦国大军向东和六国鏖战,唯有北方的蒙恬大军刺刀向北,在北境全面防守,任风雨飘摇,他岿然不动。因为在嬴政的战略中,蒙恬大军是秦国防御的本钱。
公元前221年,嬴政统一六国,终于腾出手来处理另外两个大敌,《过秦论》云: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百越之地,虽然地形复杂,但实力稍弱,有王翦等老将坐镇,唾手可得。最麻烦的还是匈奴。匈奴人机动性太强,打得过则打,打不过则跑,而且草原广袤,若深入腹地,需要强大的后勤支撑。
为了攻打匈奴,嬴政准备了6年之久,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蒙恬为大将,率军30万攻打匈奴,这一场大战,蒙恬精心谋划,计划周密,蒙恬的作战目的是:
第一,把入侵陇西河套地区和原赵国境内的匈奴人全部赶走;
第二,让贺兰山脉和狼山山脉以东的领土全都归于秦境。
第三,筑长城,作为长期防御的线状据点。
为此,蒙恬兵分两路,一路从上郡(山西绥德)出发,潜入河套北部;另一路从北地郡(甘肃庆阳)入萧关,进入河套以南。蒙恬先派小股兵力佯败,吸引匈奴主力来到河套,然后南北两路大军夹击,一举荡平河套地区。冬天之前,蒙恬率军南撤,待春天一到,蒙恬迅速挥军北上,一路大军攻打狼山,另一路大军攻入贺兰山,匈奴人处处遭遇秦军,处处兵败,胆怯不已,只得向北遁逃。蒙恬一路追赶,把匈奴人赶至北海地带(贝加尔湖)附近。此后数年,匈奴人提及蒙恬之名都不寒而栗,再不敢南下牧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