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回顾学过诗文中有关梦的句子。
梦超越了时间、超越了空间、超越了现实。在梦中可以重温过去的美好,也可以追寻理想的未来。所以人们常说重温旧梦、美梦成真。但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往昔与今天的巨大落差也会让人感叹人生一梦。所以文人墨客总爱写梦,总爱借梦来写人生。
二、作者简介、解题
张岱(1597年明万历二十五年-1689年清康熙十八年),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别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身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文学家、散文家、史学家,还是一位精于茶艺鉴赏的行家。是公认成就最高的明代文学家,其最擅长散文,著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夜航船》等文学名著。
《陶庵梦忆》是张岱在明亡之后所著的一部书,杂记他从前的种种见闻。
序有书序和赠序,本文中的序是书序,是说明写作缘起或写作目的的。
三、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1. 读课文,检测重点句。
①始知首阳二老,直头饿死,不食周粟,还是后人妆点语也。
②以荐报床,以石报枕,仇温柔也。
③偶拈一则,如游旧径,如见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
④一梦耳,惟恐其非梦,又惟恐其是梦,其为痴人则一也。
⑤余今大梦将寤,犹事雕虫,又是一番梦呓。
⑥因叹慧业文人,名心难化。
2. 张岱将什么看成是一场梦?
明确: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
张岱在《自为墓志铭》也说到“劳碌半生,皆成梦幻”。
四、文本研读
1. 张岱为什么说“五十年来,总成一梦”?
这种梦幻之感来自于今昔对比,反差极大。他往昔的生活繁华靡丽,而现今却是惨淡凄凉。
阅读分析第一、二段。
①以前是怎样的繁华,哪些字词是体现繁华的?从哪些方面写?
明确:舆从、轻暖、甘旨、温柔、爽垲、香艳、簪履七组词从戴、穿、吃、住、行五个方面体现了过去生活的繁华奢靡。
资料链接:出身官宦世家,书香门弟,家学渊源,“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劳碌半生,皆成梦幻。”(《自为墓志铭》)
②作者的梦境是繁华的,而梦境之外的现实生活又是怎样的?
文中写到:披发入山,駴駴为野人。故旧见之,如毒药猛兽,愕窒不敢与接。
瓶粟屡罄,不能举火。
笠、篑、衲、苎、藿、粝、荐、石、囊、瓮、烟、粪、途、绳。
明确:由此可见现实生活惨淡凄凉、痛苦不堪
资料链接:“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蔬食,常至断炊。” (《自为墓志铭》)
③今昔巨变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作者自认为是一种因果报应(种种罪案,从种种果报中见之),事实原因是国破家亡。
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读出张岱在对比、铺排中蕴藏的无奈、不甘以及对过去的怀念之情。
④用了哪两个典故来说明自己的心情?
明确:黄粱一梦、南柯一梦
如果从来没有拥有过,也就无所谓失去。如果从来没有过靡丽繁华,也就无所谓现在的惨淡凄凉。然而他的过去是这样的繁华靡丽:雅致精美的庭院、眼神波俏的丫环、奔跑如风的骏马,烟花在幽蓝的夜空中绽开,新绿的茶叶在清水中舒展。这样的美梦谁也不愿醒,但无可奈何的梦醒时分来临时,张岱只能凄凉地说一句:当做如何消受。
2. 张岱用什么来消受人生一梦的悲凉?从文中什么地方可以见到?
明确:文字的痴迷。因《石匮书》未成,尚视息人世。饥饿之余,好弄笔墨。余今大梦将寤,犹事雕虫。
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曹雪芹在茅椽蓬牖、瓦灶绳床之时写《红楼梦》来排遣内心的情感,张岱也是在用文字渡过难挨的岁月。
3.痴迷于文字,是因为文字可以寄托他的情感。在本文中,你品出了张岱怎样的感情?
明确:家国之恨、忏悔之情、重温之喜、“大梦将寤,犹事雕虫”的痴迷与“名根一点,坚如舍利”的执着以及对这种痴迷与执着的自嘲。
开篇“陶庵国破家亡”,将个人与家国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已经垫下了家国之恨的底子。文章却将今昔之变明确地归结到因果报应,所以忏悔。明知是梦,是过去,明明要忏悔,但在重温之中依旧透出悲凉底色上的喜;明知执着于文字也是一场梦呓,可是也不愿舍弃。亦梦亦真的感受让张岱以荒唐的笑话冷冷嘲讽自己“大梦将寤,犹事雕虫”的痴迷与“名根一点,坚如舍利”的执着。
五、拓展延伸
文中复杂的情感其实是张岱复杂的人生态度的体现,你怎样看张岱的人生态度?就其中一点来谈即可。
资料链接:功名耶落空,富贵耶如梦,忠臣耶怕痛,锄头耶怕重,著书二十年耶仅堪覆瓮,之人耶有用没用?(《自题小像》)
六、作业
1.总结本文的字词句知识。
2.专题研究——古诗文中的梦。
七、拓展阅读
《陶庵梦忆·湖心亭看雪》
《陶庵梦忆·西湖七月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