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时语言分区形成
布鲁塞尔的划分,成为了两个语言社群的敏感问题。为了缓解矛盾,布鲁塞尔被划分为“荷兰语-法语”双语区。
二战后,随着比利时经济的迅速发展,首都布鲁塞尔不断向周边的弗拉芒-布拉班特省扩展。布鲁塞尔的扩张,引起了很多说荷兰语的弗拉芒人的不满。
他们担心布鲁塞尔的扩张会进一步压缩荷兰语区的空间。因此,关于布鲁塞尔的城市范围,以及双语社群的界限,成为了令比利时政府头疼的问题。
1962年,根据比利时第三次人口普查,比利时北部划为弗拉芒大区,荷兰语为官方语言,南方为瓦隆大区,法语为官方语言。首都被单独划为“布鲁塞尔首都大区”,为荷兰语-法语双语区。布鲁塞尔首都大区的范围,为传统的19区。
布鲁塞尔成为了荷兰语区的“飞地”。
▲布鲁塞尔首都大区(红色)包括19个区
三、法语和荷兰语在布鲁塞尔
首都布鲁塞尔作为双语区,标志主要用荷兰语、法语双语书写。
▲布鲁塞尔的路牌
语言区的划分,对教育体系亦带来了影响。之前的比利时独尊法语,更多父母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往法语学校学习。语言社群确立之后,荷兰语社群的孩子遵从社区安排,进入荷兰语教育系统,法语社群的学龄儿童亦是如此。
▲鲁汶大学,分为荷兰语、法语学部
首都布鲁塞尔所在的双语区,没有固定的社群。布鲁塞尔成为了荷兰语人口和法语人口争夺的重要地带。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逐渐改变了比利时经济的格局。以传统重工业为主的瓦隆大区经济衰退。与之相反,北部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发展迅速。荷兰语的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弗拉芒人通过在布鲁塞尔推广荷兰语教育,动员布鲁塞尔的单一荷兰语家庭的孩子来到荷兰语学校学习。到了20世纪80年代,动员的目标也从单一荷兰语家庭变成了荷兰语-法语双语家庭。荷兰语族群的法语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