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组多音词,恶的多音词组词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4-03 15:39:36

恶组多音词,恶的多音词组词(1)

嘉定方言地名考辩

嘉定方言属吴方言系统,地名的方言特色鲜明。1980~2000年嘉定县(区)进行过3次地名调查,许多方言色彩较重的地名多为依音记形,用字不规范者甚多。本篇辑录方言专名地名32条,方言通名15个,方言音与普通话音差异较大的地名用字20个,均略作考释。考辨而不能确证者,酌存异说。注音采用国际音标注音,部分以直音字注音,直音字尽量选用汉语拼音相同或相近的常用字。

方言音在嘉定境内也存在着地域性差异,同一语词在不同语境、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中也有差异,依专家意见本文注音以嘉定城区外及其附近传统语言音为标准。声调用五度划分制表示调值。国际音标包括调值注于[]内,不属方言冷僻字者不注国际音标。

1方言专名地名

叉袋沟

河流名。位于华亭镇联华村、徐村村,分别讹为“车袋沟”“车代沟”,以形名。

叉袋,嘉定方言称“麻叉袋”。袋口上的两角,可交叉打结,不加绳索即可封口,故名。为装置粮食的通用盛器,传统为麻制品,故习称“麻叉袋”。《水浒传》第61回:“我那车子上叉袋里,已准备下一袋熟麻索。”故宜用“叉袋”,用“车”“车代”为误。

恶组多音词,恶的多音词组词(2)

清末石印画报中的“叉袋”

牛屙池

[ȵiɤ31u34zɿ31]

河流名。位于江桥镇建新村、马陆镇包桥村,分别讹记为“牛午池”“牛河池”“牛污池”。

1960年代以前,嘉定农村大多以宅边浜头、泾梢为水牛饮水、排泄、戏水之处。这种专用水域俗称“牛屙池”“牛屙泾”。

嘉定方言呼粪为[u34]。民国《嘉定县续志·方言》:“恶,俗呼粪也。读乌路切。”颜师古曰:“恶即矢也。”吴方言中普遍称粪为“恶”(音污,[u34])。源于古汉语,如《吴越春秋·勾践人臣》:“下尝王之恶者,是上食王之肝也。”即指勾践尝吴王之粪的传说。现代嘉定方言中“恶”念平声之例在口语中已消失。而北方方言中的“屙”字,音“e”,意为排泄大小便,已经进入普通话中,“e”音,以嘉定方言读之,恰为[u34]音。《嘉定方言研究》亦以“屙”字代替古“恶”字,宜从之。

牛濡沟

[ȵiɤ31sɿ53kɤ53]

河流名。位于曹王镇安新村、俞湾村、劳动村,大多写为“牛尿沟”,有的写为“牛水沟”。为放牛排泄之小河。

嘉定方言称小便为“濡”,音[sɿ53]。清吴文英著《吴下方言考》曰:“濡,音须。《史记·扁鹊仓公传》:‘不亟治,病必人濡肾。’濡,溺溲也,吴人谓溺为濡。”嘉定方言亦如此。《康熙字典》《辞海》等“濡”字释义均收列“小便”一项。《左传》作“私”,不取。

白勺沟

河流名。在戬浜镇大宏村时桥圈,以形名。

嘉定方言称有柄而供舀取液体的器具为“勺”,如白勺、木勺、粪勺。勺,方言音“若”。《周礼·考工记》:“梓人为饮器,勺一升。”最初的勺是专门舀酒的,大小约容一升。汉许慎《说文》:“勺,科也,所以挹取也。”到汉时已不专指酒勺了。在嘉定方言中将膳食用舀菜汤的瓷勺称为“白勺”,因其瓷釉的主色通常为白色,在外地一般称为“汤匙”。

芉芅弄·芉芅泾

[k‘ø53k‘u53loŋ13·k‘ø53k‘u53tɕiŋ53]

街巷、河流名。街巷位于嘉定镇梅园路东,河流位于华亭镇北新村,写为“扣苦弄”“扣枯泾”。因弄底、河边芉芅丛生,因而得名。

芉芅,嘉定方言读若“看(去)窠”。芉芅为芒的方言俗称。芒之为草,春荣冬萎,似茅而大,高可没人,花成穗状,如芦花,多生长于水边或坟堆上。初冬割取茎叶,可作柴草或修补篱笆,故亦称“笆芒”。还可搓绳、编鞋,即“芒鞋”。苏轼词“竹杖芒鞋轻胜马”;苏曼殊诗“芒鞋破钵无人问”,即以此物所制之鞋。

夹厢泾

河流名。位于马陆镇陈村村,讹写为“夹相泾”。

嘉定方言“厢”字的原义为正屋两侧相连的边屋,通常称“厢房”。宋元时期,语文中常有“这厢”“那厢”“两厢”等词,“厢”为“边、旁”之意。“夹厢泾”以“厢”为宜,“相”为误。

羊栓沟·羊栓埌沟

河流名。位于曹王镇华东村、施庙村,分别讹写为“杨千沟”“杨千浪沟”。意为经常放羊之地。

嘉定饲养山羊,一般白天放羊于田野,并用有小木桩的绳子固定在河边、坟边的草地上。羊绳一端的尖短木桩,嘉定方言谓之“羊栓”。《新华字典》“栓”,读音为shuan;《广韵》“栓”,其义为“木钉也”,读音为“所员切”,与嘉定方言音相近。

赤膊沟

河流名。位于曹王镇华东村,讹写为“赤北沟”。

赤膊,嘉定方言意为不穿上衣,北方方言谓之“光脊梁”。在嘉定方言中,不穿上衣的“赤膊”引伸为“光溜溜”、无包装。如无包装糖块,称“赤膊糖”。河流称赤膊沟,意为沟之两旁光秃秃、无树木遮蔽。

芦窠塘(沟)

河流名。位于唐行镇塔桥村、华亭镇联三村和金吕村,分别写为“芦棵塘”“芦可沟”“罗库沟”,两侧多生长芦窠而得名。

嘉定河沟中多芦苇,春萌夏荣,至秋末逐渐枯萎,来年复长。芦苇通常成簇成片生长于浅水中,十分繁密,野鸭雁鹅等水禽亦多巢居于此。嘉定方言称成片繁密的芦苇丛为“芦窠”。古人称繁密的植物丛为“窠”。金人刘迎诗“东风时梦海棠窠”,又清朱彝尊《御茶园歌》“云窝竹窠擅绝品”。盖其形状繁密似窠,又便于禽兽作窠,故名。

上述各处地名中的“可、库”显然不宜。“棵”与“窠”可认为是通假字,但“棵”通常理解为单株植物,“窠”为植物集合体,故宜用“窠”。

灵眼树浜

河流名。位于戬浜镇张顾村,写为“林眼树浜”,以浜边有银杏树得名。

嘉定方言称银杏树为灵眼树,或称白果树。以其果实银杏似神像的眼睛,有“灵气”之意,宜作“灵眼”。

青秧池

聚落名。位于新成路街道澄桥村,误写为“青杨树”。

青秧为传统染料蓝草的嘉定方言俗称。清钱大昕《竹枝词和王凤喈韵六十首》中有“半塍黄豆半青秧,花药围村竹绕冈”之句,诗后自注“蓝靛俗呼青秧。”蓝草,禾本科植物,可制成蓝靛,用以染制蓝布、蓝纱。明清时期,嘉定不少地区种植蓝草以作染色原料,以黄渡、安亭地区最有名。蓝草作染料,须先将其投入水池,加石灰沤制一段时间,此水池即为青秧池。澄桥村之青秧池,即因其旁原有青秧池实体而得名,现在农家自制蓝布在嘉定已经绝迹,但“青秧池”水体及其近旁之聚落“青秧池”,至今犹存。

恶组多音词,恶的多音词组词(3)

青秧池

昂鸭泾

[ɑŋ34ᴀʔ5tɕiŋ53]

河流名。位于菊园小区仓桥村,写为“盎鸭泾”,当地“昂”“盎”近音,为同音讹写。其形似昂头游水之鸭子,以“昂”为宜,“盎”为误。

盾勺泾(湾)

河流名。位于唐行镇张店村、戬浜镇王楼村,分别写为“屯勺泾”“屯杓湾”,也有写为“腾勺浜”,以形名。

在嘉定方言中称铜制的灶具勺为“盾勺”。其形圆,口围略大,底围略小,如古代兵器中用来抵御刀箭的盾牌,故名。故宜用“盾”,以“屯”“腾”为误。

栲栳浜

[k‘əʔ5lɔ13paŋ53]

河流名。位于马陆镇封家村,写为“克栳浜”,以形名。

《广韵》:“栲栳,柳器也。”《正字通》:“栲栳,盛物器,即古之寮,曲竹为之。”《集韵》:“栲者,古老切,栳音鲁皓切、音老。”今嘉定方言“栲”读入声,音克。栲栳为嘉定农家常用之盛器,一般为柳条编成,可提挽,故又称为“挽子”“山笆”。用“栲栳”为宜。

恶组多音词,恶的多音词组词(4)

首页 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