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组多音词,恶的多音词组词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4-03 15:39:36

《嘉定县续志》地图中刊载的“甘家厍”

宅图

聚落通名。在曹王镇红星村、马陆镇北管村和王家弄、菊园小区仓桥村、华亭镇华亭村,有写作“外宅度”“河宅渡”“石大”“二宅杜”者,均为方位地名。

嘉定方言中的“宅图”,指聚落所占据的地方。这里的图,特指地图、地籍图。宋时设保甲、保伍之法,绘有“鱼鳞图册”,以户为单位。至明洪武二十年又重新整理,编汇成册作为钱粮税赋的依据,绘有每户占地形状,整张图状如鱼鳞相次,故名。嘉定民间称这种图为宅图。自己本家称这块地域,即为“宅图上(音浪)”。日久“宅图”两字因本家人的称呼而演化成地名。有些富裕人家,不止有一块住宅地,于是就有“外宅图”“北宅图”“二宅图”之称。宅图里面的河沟,称之为宅图泾。用字以“宅图”为宜,余为误。

弄·弄堂

[loŋ13·loŋ13dɑŋ31]

嘉定地名中,有两类地名的通名称为“弄”或“弄堂”。一类是在城镇中两边有建筑物且通向大街的小路称“弄”。如南翔镇的莫家弄,嘉定城内的李家弄,娄塘镇的瞿家弄等,其形成年代可上溯到明代以前,个别可能早至唐代。全区城镇中以“弄”作道路通名者有125条;一类在农村中,两边有建筑或竹树的小路称“弄”或“弄堂”,并兼作村宅通名。如南翔镇的管家弄,马陆镇的孙家弄、王家弄,朱家桥镇的汪家弄,菊园小区的竹筱弄,徐行镇的张家弄堂等,其形成年代大致在明代。全区农村中以“弄”或“弄堂”作村宅通名的有43个。这些以“弄”或“弄堂”为通名的地名,其专名不论在城镇或农村,不外乎有如下4种:1.以方位作专名,如马陆镇有东弄、东南弄、北弄;2.以建筑等景观作专名,如嘉定镇的更楼弄、石马弄、叉袋弄、竹筱弄等;3.以弄内的望族作专名,如嘉定的唐家弄、封家弄、娄塘镇的毛家弄,南翔镇的尹家弄,安亭镇的杨家弄等;4.以弄内的行业特色作专名,如嘉定城内与南翔镇上都有“混堂弄”,南翔镇的典当弄、*羊弄,娄塘镇的篾作弄。这些“弄”或“弄堂”的用字,以往仅在方志的附图中有不完全的记录,且绝大部分记为“巷”“衖”。清代以前,“弄”在嘉定极少见直接的文字记载。清末黄世祚在《先宅记》中提到“石马弄”,是难得的例证。民国时期制作的路名牌,报刊中出现的路名,多数将“弄”写作“巷”或“衖”。可见“弄”或“弄堂”为民间用法,即亦方言地名的通名。专家、文人囿于旧习,书面文字多写作“巷”或“衖”。

恶组多音词,恶的多音词组词(17)

弄堂遍布的南翔集镇

《说文》:弄,玩也,从卄玉。弄字之本义为玩弄、戏弄。这一字义一直延续到现代。弄作为小路解释这一义项,最早见诸唐人李延寿的《南史·郁林王记》,南朝齐废帝萧昭业被*时“(废帝)出西弄,遇弑。”西弄是建康(今南京)宫中的一条小路,是为路名。

明祝允明(枝山)《前闻记》:“今人呼屋下小巷为弄。”祝允明为明代成化年间苏州人,所谓“今人”,指明代中期江南一带的民间人士。可见自唐至宋元,“弄”作为街巷通名并未普遍流行,直至明代前期,才在江南地区的民间逐渐流行。上述《南史》中的“西弄”,是宫中的甬道,相当于房屋之间的“夹弄”,住宅内部的“备弄”。清康熙《嘉定县志》卷四“方言”:“弄,俗呼屋下小巷为弄”即是明证。这种情况的“弄”,现代嘉定方言中一般称之为“弄堂”。作为街巷通名的“弄”,显然是从“弄堂”演化来的。农村中作为村宅通名的“弄”或“弄堂”,又是从街巷通名延伸来的。

《尔雅·释宫》“庙中路谓之唐。”故祝允明以为“弄堂”当为“弄唐”。堂为厅堂,作道路解理欠通。但“弄堂”字约定俗成,宜从俗。以“弄堂”作聚落(村宅)通名者分布于徐行、唐行两地,位于嘉定东北部。

“弄”字的读音,普通话中作玩弄、戏弄解释时读作“nòng”,而作为街巷通道解释时读作“lòng”,这显然是遵照名从主人的原则,依吴方言的读音确定的。吴方言读音则是承袭《集韵》中中古音“卢贡切”而来。与嘉定方言音也正相符合。

至于“巷”与“衖”。巷是自古以来对于街巷小路的通名,至今在江桥、封浜、方泰等地也仍有遗留者,如匡巷、赵巷、陆家巷等。“衖”字,在《康熙字典》《辞源》《辞海》等辞书中,都定为“巷”的异体字。在上海辞书出版社《实用汉字字典》中,“衖:音lòng,小巷、胡同,如弄堂、里弄”,认为是“弄”的异体字。在大多数嘉定人的心目中,“衖”也是“弄”的异体字。如1953年《江苏省嘉定县地价册》中将嘉定城内的“义弄”“义衖”同时混用,是为明证。

恶组多音词,恶的多音词组词(18)

[di34]

河流通名。在封浜镇高家村,华亭镇金吕村、高家桥村,戬浜镇刘村村,有“三角店”“局子湾点”“东桥店”“四角店”“木桥店”等。地名,其中的“点、店”均为“甸”之音近讹变。

用为聚落通名,望新镇有聚落“杨甸”,甸读作“店”。民国《嘉定县续志》望仙桥乡图将“杨甸”误记为“杨店”。

恶组多音词,恶的多音词组词(19)

《嘉定县续志》地图中刊载的“杨店”

古称城郭外较远的地方为“甸”,又为古代征赋单位,衍变成为一种地域单位。江南水乡,二水、三水交汇处,称为“三角甸”“四角甸”,意谓该处水道为三甸、四甸之角。又演化为水道的通名。地名中的“甸”,嘉定方言音读作“店”,但将浜沟之类的水体写作“点、店”显然不妥。

[tɕ‘iaŋ34]

河流通名。在马陆镇陈村和王家弄村、唐行镇塔桥村,有“唐家三枪”“东三枪”“西三枪”“三枪河”。“戗”,在古代原读chuang,为“创伤”之“创”的异体字;读qiang,是后起的音义,意为逆、反方向。在嘉定方言中为不顺、倒逆之意。如称斜出的屋角为“戗角”,二人对话发生冲突,为“戗白”。河道汇合处谓之“三戗口”“四戗口”。“戗”,就成为河道汇合处的通称。

“呛”与“戗”音义相近,但“呛”专指饮食不顺,“戗”字可泛指一切不顺之事物,故宜用“戗”,“枪”“呛”为误。

[hᴇ53]

河流、自然村通名。在南翔镇曙光村、半图村、永利村,娄塘镇和江桥镇勤丰村,有“东泾海”“东浜海”“后池海”“南塘海”“江海浪”,均以方位名。嘉定方言把河边水土相争之处称“壗”,有泾壗、浜壗、塘壗、江壗、河壗等。壗,音hai。民国17年,宝山洪复章辑《真如里志》,记有街巷名“东港壗”(东江壗)“西港壗”(西江壗),民国19年《嘉定县续志》真圣乡图中有“新泾壗”,为当地沿用已久的方言用字,今宜从之,以“海”为误。

恶组多音词,恶的多音词组词(20)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