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省直辖县级市(县)和省直管县级市(县)从本质上讲都属于我国的县级行政区,但它们之间仍存在不小的差异。省直管县级市(县)从字面意思上理解感觉和省直辖县级市(县)差不多,都是由省直接管辖的县级市(县)。但事实上并不是,所谓省直管县级市(县),指的是财政上的试点扩权县,在民生方面,比普通的县级市(县)又有更大的自主权。它们是由地级市和省共同管辖。也就是说,虽然它们相比较普通的县级市和县拥有更多自主的权利,但是它们仍然不能完全脱离地级市的管辖。所以,它们的行政区划仍旧隶属于原地级行政区。
从字面意思上理解省直辖县级市(县)是由省直接管辖的县级市(县),而事实上它们确实是由省直接管辖,不管是行政方面还是财政、司法等方面的大大小小所有事务都是由省直接管辖与受理的。它们与普通的县和县级市不同的是能绕过地级行政区管辖,是独立于地级行政区之外的单独建制。并且与地级行政区享有相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
(二)耒阳市曾经是湖南省会,所以有必要将耒阳市升格为地级市
在我国抗战期间,由于日军已临近湖南省会长沙,多数人都对保住长沙城持悲观态度,蒋介石也已做好了“弃守长沙”的打算,认为与其在长沙硬碰硬,不如放弃长沙,等日军进入长沙尚未站稳脚跟时发起反攻。在这种形势下,耒阳也不过是省政府短暂停留的落脚点。1939年5月20日,湖南省政府再次从沅陵搬迁至耒阳,这一待,就是五年,直到1944年6月18日搬迁至桂阳县。为什么当初要将湖南省政府搬迁到耒阳县城,让耒阳成为“湖南省会”呢?因为当年耒阳作为粤汉铁路上的枢纽,是连结武汉-长沙一线与南下广东的必经之地,其交通地位便决定了耒阳在整个湖南抗日战场上的关键地位。
在湖南省政府把耒阳作为省会的这五年,是民国湖南省政府的迁徙途中较为安定的五年:其间薛岳指挥四次长沙会战,为后方的稳定赢得了时间。作为湖南战时省会,耒阳车如流水马如龙,机关林立,一跃而成为当时湖南人口最多的县城。根据耒阳市志记载,1941年,耒阳人口总数位列湖南各县(市)第一位,达到58万人,此后几年不断增长突破60万人。市志可查的随迁单位就有第九战区司令部,省党政军群机关及工厂、科研单位百余个。耒阳新建起造纸厂、药品器材厂、液体燃料厂、两个火电厂,新的汽车站,开展汽车与火车联运业务等,中央银行等各大金融机构陆续进入。由于薛岳对教育的重视,耒阳教育也急速发展起来,保立小学448所,并新建不少职业学校。一时之间,耒阳繁盛无匹,切切实实地成为了湖南省的行政、经济、军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