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击机,专门用于在空中截击轰炸机、侦察机等目标,而不是与对方的战斗机交手,以保卫重要城镇、战略要地等重要目标为任务,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为达到速度快,升限高,放弃机动性的高要求。如今截击机的概念已被放弃,但是在上世纪50、60年代却非常流行,那时中国开始研制的歼八时,完全采用了截击机的设计理念,美军在同一时期也研制与列装有截击机,其中最有名的当属:F106,绰号:三角标枪,最大起飞重量达到17吨,机长21.56米,翼展11.67米,最大速度2.3马赫,实用升限17400米。它在美国空军的地位与中国空军的歼八地位相同,同属于截击机,论起来,F106为美国空军的歼八,或者说,歼八为中国空军的F106。
上世纪50年初期,弹道导弹技术才刚刚开始出击,那时核打击力量的主体依然为轰炸机,伴随着图95型战略轰炸机的出现,美国本土面临着遭受核打击的威胁,这让美国不得不考虑国土防空的问题,所以在当时提出了研发截击机的计划,而且为一个紧急计划来实施,项目成果之一,就是:F106战斗机。这与中国研制歼8时的背影非常类似,那时中国也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国土防空形势,迫切需要一款可以打击高空高速目标的战斗机,早期为美制高空侦察机,后来变成超音速的图22M轰炸机,对于截击机的需求非常大。
F106其实为F102的发展型,1956年年底首飞,不过因存在不少技术问题,直到1959年10月才服役,这个速度放到今天绝对可视为创记录的快度,但是在那个航空技术发展快速的时代,已经拖后腿的型号了。
它采用三角翼设计,无尾翼,为单发单座的超音速全天候截击机,拥有按当时标准为“新潮”的外形和蜂腰设计,变斜面进气道充分远离机鼻,安装点移动到主翼根部更靠近引擎的位置。在垂尾上采用了蚌壳式空气制动器,为了缓解高速降落时的冲击力,采用了双前轮起落架。为了减少高空超音速飞行时的气动阻力,F-106 安装了契型风挡。支撑座舱盖的钢框架在飞行员面前将风挡隔开,虽然保证了强度,但是严重影响了前方视线,不过在当时技术条件下,这是不得不做出的妥协。
它配备的是内置武器舱,也许是最早应用于这一技术的喷气式战斗机,远比F22要早许多,只不过F22为了隐身,它则为高速。由于采用了内置武器舱设备,早期没有安装机炮,直到1973年才在改装中,加装了内置式机炮,它的主要武器为可4枚导弹,早期为AIM-4“苍鹰”导弹,分为半主动雷达制导与红外制导两种,但是真正惊人的地方在于,它配备有核战斗部的空对空火箭,这个构想放到现在只能用“疯狂”来形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