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有个学者名叫皮尔斯伯里,中文名叫白邦瑞。他给自己取中文名一是因他出生于中国,二是他致力于研究中国长达数十年,他对中国历史文化乃至人性的了解,比很多国人还要深刻。他曾经将我国“韬光养晦”的国策翻译成“卧薪尝胆”,很多人都笑他,连这两个词的区别都没搞清楚,也敢自称“中国通”,但事实上这才是真正的中国通。
白邦瑞1945年出生于中国,5岁时随父母回国。上大学期间曾作为交流生到中国NTU大学学习两年,恰恰是这段经历,让他详细了解了二战期间中美两国联手抗日的情况,他的脑子里很快就有了一个新的想法。
六十年代末期的美国,在冷战中被苏联处处压制,处处被动。白邦瑞第一个提出“联中抗苏”的策略,建议与中国展开军事合作。他的这个提议引起了基辛格的重视,这一年,白邦瑞才26岁。
【基辛格是白邦瑞的伯乐,图为基辛格和福特】
此时中美两国尚未建交,但美方经过慎重考虑,认为白邦瑞的方案可行,于是特别为这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建立了“白邦瑞渠道”,允许他通过驻联合国代表与我国进行秘密接触,讨论两国军事合作事宜。
在七八十年代,白邦瑞撰写了大量文章称赞两国的军事合作,称赞中国的发展道路,那个时候他嘴里的中国什么都是好的。以至于有人戏称他是我国派在美国的地下工作者。然而到苏联解体后,白邦瑞的对华态度发生了180度的转变,开始整天鼓吹中国威胁论了。
对此他毫不掩饰。他自称一切举动都是为了美国的利益。现在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他的立场跟着发生变化也再正常不过了。
八九十年代,中国提出了“韬光养晦”的发展战略,白邦瑞把它翻译成“hide your capability and by your time”。按这段英文的意思就是“隐藏力量,等待时机”。当时国内就有专家说他翻错了。因为他说的这是“卧薪尝胆”,根本不是“韬光养晦”。前者是在制造威胁论,后者则不是,或者说不完全是。
然而作为一个研究中国几十年,对《孙子兵法》烂熟于心,被美国前防长拉姆斯菲尔德最为倚重的中国事务顾问白邦瑞,他真的翻译错了吗?据说凡是讨论对华事务时,他都坐在C位,他不到场会议都不会开始,他对中国的了解只是徒有其名吗?
事实上,很多国人都分不清这两者的区别,认为他们意思是一样的。但白邦瑞不会搞错。他在自己的书里就给出了解释。韬光养晦是功夫已经练成,完全具备一击必*的能力,但时机不到,只能暂时隐藏锋芒,等待时机。
韬光养晦是有实力故意示弱,卧薪尝胆则是真的弱。我们现在有对美国一击必*的能力吗?根本没有的啊。所以我们需要静养求生,需要慢慢发展,需要以时间换取空间,这是一段很长时间的跨越,非一朝一夕之功。
有人会说,这不是和威胁论相矛盾吗?试想一下,如果当年吴王夫差看透了勾践卧薪尝胆的本质,还能让他活着吗?恐怕早就在其羽翼未丰的时候动手了。现在白邦瑞就看透了这个本质,一直不停地在提醒美国要及早动手,要等到中国羽翼丰满就晚了。
这些年我国的实力一点一点地累积,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但我们现在仍没有与美国正面相抗而一击必胜的把握,却已经显露出取而代之的决心。按这个路线发展下去,我们总有积累到那个实力的一天,这还不让美国感到威胁吗?
所以白邦瑞的翻译非但没有错,反而比我们自己提得更贴切。一个美国人,把中国研究到这个份上,这才是对我们真正的威胁。而且如白邦瑞这样的人,在美国还绝不止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