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联合教研,结对子的三方逐渐达成了共识,“幼小衔接”不仅限于儿童的知识准备,更重要的是自理能力准备,心理和环境适应性准备等。幼儿园和小学把这些不同层面的需求,设计到各自的课程体系里,并定期对相应的实践探索进行经验总结。
下一步,广东将继续通过幼小联合教研的手段,改革一年级教育教学方式,调整一年级教学评价方式,通过幼儿园和小学的“双向奔赴”,减缓幼小衔接坡度。
广东省教育厅基信处处长 赵琦:小学科学、综合实践、劳动教育,还有地方综合课程,我们准备以活动形式来呈现,让学生在活动中去玩,平滑地过渡。
增强家长角色认知 陪伴孩子尤为重要
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不光孩子需要适应小学生的新角色,父母也要学会适应“小学生家长”的新角色,因此,给家长上好幼小衔接这一课,也非常必要。
济南高新区雅居园小学在学校的公众号上,专门为学生家长设计了“入学锦囊我来学”的课程,增强孩子父母对于“小学生家长”的角色认知,从而为幼小衔接做好各项充分准备。
济南高新区雅居园小学学生家长 齐心:比如说帮助孩子按小学生的习惯进行作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按照小学生的要求准备学习文具和生活用品。同时,和孩子开展了相关的有益处的小游戏,帮助提升敏锐性和专注性,尽快地进入“小学生”这个状态,同时我们家长也进入“小学生家长”的状态。
济南高新区雅居园小学校长 姚晶:我们推送了很多的课程,让家长来了解为孩子们做了哪些准备,就这样我们从学生、家长、老师三个维度,设计了这种衔接适应课程,构建起了一个“生长圈”。
长期以来,家长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态较为普遍,提前让孩子学习小学课程,给孩子带来学习压力,甚至让孩子产生焦虑和畏惧,影响孩子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