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书法有哪些信息,有关书法的资料有哪些

首页 > 教育培训 > 作者:YD1662023-05-21 23:48:33

关于书法有哪些信息,有关书法的资料有哪些(5)

▲神龙本《兰亭序》,据传由唐太宗时期的书法家冯承素临摹,在传世摹本中最为精美,最接近原迹。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虽然王羲之凭借一手“飘若游云,矫若惊龙”的行书独步天下,但是他有两个偶像,令他觉得他的字怎么都比不上他的偶像。这可不是高级凡尔赛,因为,他的偶像确实实力很强。

这俩牛人一个是东汉草圣张芝,另一个是曹魏正书之祖钟繇

张芝的拿手绝技是草书。汉代,“破圆为方”的隶书取代繁琐复杂的篆书,成为了官方通用字体,与此同时还诞生了一种新字体——草书。草书的发明同样源于人们对书写便捷的追求,毕竟草书可以说是书写最快的字体了。如果说草书的面世是出于实用的目的,那么张芝的出现,就把这“实用的文字”变成了一门“大写的艺术”。

张芝出生于一个显赫的官宦世家,不过他对做官毫无兴趣,他喜好书法,尤其是草书。他从小“临池学书,池水尽墨”,连王羲之都自叹弗如。和一般人为了求快才写草书不同,张芝在忙的时候反而是不写草书的,他说:“匆匆不暇草书”。大约在他心目中,草书是一门大写的艺术。

关于书法有哪些信息,有关书法的资料有哪些(6)

▲张芝《将军帖》后世摹本刻帖,无墨迹存世。

张芝开创了“一笔书”,“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在当时社会上掀起了一股“草书热”。汉明帝和汉章帝都是草书十级爱好者,汉章帝甚至允许草书高手杜度用草书上表奏章以便他私藏。文人士子对张芝草书的痴狂热爱,远胜过对孔子儒学的研习。这群人“不疯魔不成活”的样子,让当时的辞赋家赵壹满脑子问号,贴出一篇《非草书》的文章大加质疑,意思大概是:草书这样的雕虫小技,升学不考,公务员招聘不考,既不能升官,也不能发财,你们天天捣腾个啥呢?

可见,早在东汉时期,以草书为代表的书法已经从“有用”中超脱出来,成为“无用”的艺术了。

到了东汉末年,钟繇横空出世,他的拿手绝技是正书。

所谓正书,也就是楷书,又叫真书,它是现在常见六种字体(甲骨文、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中最后出现的,却也是最稳定的,一直到今天都没有太大的改换。后人把楷书的专利权给了钟繇,尊他为“楷书鼻祖”,这当然不是说他是第一个发明或者使用楷书的人,而是因为他楷书写得好,社会地位又高,加之影响了后世许多书家,所以当仁不让罢了。

关于书法有哪些信息,有关书法的资料有哪些(7)

▲钟繇《宣示表》宋刻帖拓片,后人称钟繇的书法“天然第一”,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王羲之早年的书法老师是卫夫人卫铄,而卫铄正是师承自钟繇,传递了钟繇的笔法。可以说,王羲之见了钟繇得喊一声“祖师爷”。

钟繇的名气很大,但他的真迹今天一件也看不到了。其中有个原因,就是他的粉丝一个比一个狂热。

他曾写过一份《宣示表》,劝魏文帝曹丕接受孙权的归附请求。之后《宣示表》落到了东晋丞相王导的手里,他很喜欢钟繇的书法,所以在南渡逃难途中,依然坚持把钟繇的真迹带上,缝在衣服内,时不时就拿出来给人显摆显摆。

去到江南后,《宣示表》传到了王羲之手里,这可让王羲之高兴极了,常常拿出来临摹。再后来,王羲之把它借给了他本人的粉丝王修。王修也很喜欢,爱不释手,他去世后,把这件书法带到了棺材里,狂热诠释“死了都要爱”。现在能看到的《宣示表》据说是王羲之的临本,也有可能是临本的临本。

王氏一门,善书者很多。王羲之的第七子王献之也是一位书法大家,王羲之被称为“书圣”,王献之则被称为“小圣”,与父亲并称“二王”。王献之在父亲去世后的大半个世纪里,名声大震,甚至还超越了其父,传为一时书坛佳话。

关于书法有哪些信息,有关书法的资料有哪些(8)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