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上,不少同学都放弃了语文,靠着小学语文的学习红利,维持到初二。临近中考,猛然发现红利不够了,需要重新好好规划语文学习的时候,留给孩子们的时间也就不多了。所以,家长在初中阶段,陪学是陪什么?就是“配”时间,帮助孩子去时间管理,给出孩子一定的学习建议,管理好时间就是管理好学习。甚至有的家长会为孩子准备好语文笔记,把中考要点都归纳一遍,按照孩子具体的学习能力,做好语文辅导。有如此能力的家长,为什么不能陪学?一定要多陪。
2、引导孩子,勤于思考,建立语文考试思维
对于初中生来说,学科学习更多的是灵活的思辨,也就是要思考了。去发现学习过程中的规律,了解学科学习的技巧。这不是靠抄抄写写读读背背就能实现,而是要有思考的过程,建立语文考试的思维,我们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中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不像小学,需要巩固课本的学习。中学语文更多是知识性的扩展和融合,一个语文常识我会背了,了解了,但是遇到以这个常识为背景的文言文我就又不会做了。这就是没办法去建立语文思维,家长在辅导陪学的过程中,如果能做到引导孩子,打开语文思维,为什么不辅导呢?
有的家长会问,我要是没有这个能力,那岂不是连陪学的资格都没有了吗?那我的孩子肯定要和其他有能力的学生拉开差距了,这是必然的,家长如果不能帮助中学生解决学习问题,提高学习效率,那么孩子在一些常识性学习问题中,遇不到好的老师,就容易走弯路。如果家长能让孩子少走点弯路,尽快地优化学习方法,为什么不能在中学阶段继续陪学呢?应该多陪学,不要怕别人说你的过度陪读,影响孩子独立学习的能力。
3、鼓励孩子多阅读,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不管你有没有能力给中学生陪学,家长都能做到一件事,那就是鼓励孩子多阅读,为孩子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学科的增多,其实更需要中学生具备大量阅读的能力,而且能从这么多阅读的信息中去抓取为自己学习服务的有用知识点。但我们很多家长都做不到这一点,别说鼓励孩子多阅读,甚至为了让孩子管理好时间,家长还会限制学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