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班怎么引导孩子学习

首页 > 教育培训 > 作者:YD1662023-05-29 21:59:42

关注语文教学发展,解决语文学习困惑。

幼儿园大班学生的流失率也说明了,家长在面对幼小衔接启蒙时的焦虑。从中班毕业,大班就直接去了幼小衔接学习一年级的课程,为上小学做好准备。不少家长甚至让孩子在幼小衔接整整学习一年,学有余力的孩子,一年级的课学完了,再来学习二年级的课,不断地用领跑的方式,来消除家长身上对学习辅导的焦虑,这是少数孩子才能达到的水平。大部分孩子在幼小衔接阶段,学习的都是正式进入小学阶段的行为规范,可是这些行为习惯在成长发育到该上小学的时候,孩子其实也具备了这样的能力,提前进入幼小衔接,我们真的能帮孩子做好启蒙教育吗?孩子上小学以后,家长就省心了吗?

学前班怎么引导孩子学习,(1)

相信不少家长都知道:在小学阶段,最重要的是培养学习习惯,好习惯甚至都不能和100分来对标,拥有学科学习好习惯,这个孩子的学习赛道就会比其他学生宽了很多。即使在一年级没有考过双百分,但是学习习惯好,后来者居上,也是非常容易追赶的。相反,在家长的辅导下,一二年级频考第一,100分拿到了手软,但是没有好习惯打底,一进入三年级,孩子的成绩差距被拉开,很多家长都慌了,这是遭遇了“三年级现象”吗?为什么我这么优秀的孩子连90分也考不了的呢?其实家长是明确学习问题产生原因的,只是他们不愿意承认,在幼小衔接阶段,没有帮孩子培养好这3个好习惯,老师也没说的重要教育辅导方法,希望家长还是要做到。

学前班怎么引导孩子学习,(2)

1、独立思考的学习好习惯

语文学习中要建立学习思维,就像是好奇心,驱使我们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去探索。学习其实是枯燥的,尤其是在低年级阶段,生字词、课文处于机械性记忆学习阶段。在不断重复的过程中去熟悉文字,感受语言的规律。我们一味地要求孩子写好字、背课文、学拼音,在幼小衔接阶段,就打断了孩子们独立思考的习惯。只有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才能在兴趣中去建立独立思考的习惯。那么家长该怎么做呢?在日常学习场景中,幼小衔接的学生,会先适应写作业的学习状态。在作业中,组词造句不会写,他们会怎么做呢?求助家长,家长会怎么做呢?脱口而出,告诉孩子答案。作业倒是很顺利就写完了,但是在幼小衔接阶段的孩子,却没办法建立学科思考好习惯。

学前班怎么引导孩子学习,(3)

那么有家长就会问了,难道孩子不会答题,不能第一时间求助家长吗?生字组词造句的问题,幼小衔接的孩子还不会查字典,可是家长应该帮助孩子,第一时间去启发他们。鼓励他们去探索,通过请教老师或者和家长一起查字典使用工具书去解决组词造句的问题,而不是让家长第一时间报答案。这个过程需要家长的引导,帮助孩子养成有问题就一探到底的好习惯。所以保护幼小衔接阶段孩子的好奇心是很重要的,知识点不是死记硬背的,而是帮我们解决生活问题的。发现新知识,感受创造知识的快乐,这是我们应该在幼小衔接阶段传达给孩子的学习意义。

学前班怎么引导孩子学习,(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