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教好三四年级数学,小学四五年级怎样学好数学

首页 > 教育培训 > 作者:YD1662023-06-04 12:26:23

关注孩子教育的人,都知道“三年级现象”,孩子在一二年级成绩很好,到了三年级以后,突然成绩下降,然后怎么努力,成绩都不见起色,让很多家长无奈之下,给自己的孩子打上一个“脑子笨”的标签!

事实上真的是孩子笨吗?脑科学研究证明,绝大多数人的智商水平是相差不大的,所以我们不能因为“三年级现象”就说孩子笨,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数萌在线的老师要告诉大家的是:导致孩子出现“三年级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思维没有打开,孩子没有学会思考

也就是说,孩子在一二年级和学前的时候,学会思考,提升思维,才是决定“三年级现象”会不会出现的关键,如果仅仅是通过机械记忆去学习,一二年级成绩也不会太差,但三年级知识对思维要求更高,成绩自然也会降下来。

那发生“三年级现象”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帮助孩子渡过这个门槛呢?这里分享一些观点,供大家参考。

怎样教好三四年级数学,小学四五年级怎样学好数学(1)

三年级

1、夯实基础

基础的重要性每个人都知道,毕竟千里之遥始于足下,但如何帮助孩子夯实基础呢?绝不是简单的让孩子去背诵概念,背诵公式,而是孩子能够真正的理解。

多数家长和老师的做法是不停的给孩子讲解概念,督促孩子背诵,再让孩子做大量的练习题,却发现没有什么效果,反而因为枯燥的学习,让孩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这里建议让孩子在体验中去学习,比如毫米的学习,我们可以让孩子用尺子去测量长度,先给孩子一些整厘米的长度的物品让孩子测量,然后再给孩子不是整厘米长度的物品,让孩子思考,怎么去记录这些不是整厘米的物品的长度,并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让孩子学会把一厘米继续拆分不同的长度,直至拆分成10份,然后和孩子约定毫米的概念。

可以看到,整个过程是孩子亲自参与的,毫米的概念也是孩子通过思考自己得来的,这样才会真正的掌握毫米的概念,也能灵活运用毫米。

其它的数学知识也是如此,用具象的演示,并让孩子参与定理的推导,通过引导思考,总结出定理,才能帮助孩子真正的夯实基础

2、重视生活实践

在很多家长眼中,孩子的任务就是学习,而很少让孩子参与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当中来,却忽略了,理论来源于生活,没有实践体验只学习理论,就像空中建阁楼一样。举个简单的例子,化学中学的元素周期表,有几个人还能记得?

因此,我们应该多给孩子创造一些实践知识的机会,比如孩子学完测量,我们可以让孩子通过测量,帮助家长确定需要买的床单尺寸;比如孩子学完统计,我们让孩子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统计,确定去超市要购买的不同蔬菜份额;比如学习完乘法,我们让孩子计算水电费等等。

通过这些实践,不仅能让孩子的知识体系更扎实,同样也能提升孩子的成就感,让孩子更加积极主动的去学习。

3、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大多数人都知道,也一直把这个道理讲给孩子听,鼓励孩子养成学习兴趣,或者给孩子描绘美好的未来,激励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可这些做法,大多时候并不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反而千篇一律的说教,只会让孩子感觉到厌烦

那该怎么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呢?这里有3个建议,大家可以试试。

(1)激发好奇心,在教孩子一些知识的时候,我们尽量利用孩子曾经经历过的一些场景结合知识,唤醒孩子自身的智慧,以激发孩子好奇心。

(2)循序渐进的学习,对于孩子来说,一下子遇到难度过大的题目,自信心会受到打击,失去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应该从简单的出发,逐步提升难度,帮助孩子完善思维方式,提升思考力。

(3)鼓励和肯定,家长或老师对孩子的鼓励和肯定,对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的意义非常大,比如孩子取得一点进步,我们肯定孩子的努力,并鼓励孩子继续努力,获取更大进步。

4、定时总结

定时总结有助于孩子对所学知识的查漏补缺,孩子只有不断的总结、梳理自己的知识体系,才会打下更扎实的基础,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这里建议让孩子建立一个错题本,并对自己出过错的题目进行分类,定期回顾和总结。

5、适当的练习

很多家长眼中,练习就是大量的刷题,搞题海战术,这样的后果是,孩子因为枯燥的练习,失去学习的兴趣,是以牺牲兴趣为代价的。所以练习一定要有,但不一定要多,一定要选择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孩子巩固所学知识。或者也可以学习数萌在线的数学课,把练习题设计成游戏的方式,在游戏中思考练习。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