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中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效果

首页 > 教育培训 > 作者:YD1662023-06-20 01:58:29

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阵地,在落实教学目标中居核心地位。提高课堂效率是推行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手段和重要途径。新课程改革已经推行多年了,面对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材体系,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在发生着悄然的改变。下面就如何进一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扎实推进新课程改革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设计学案 为学生预习少走弯路

教师的教学设计,应吃透课标要求,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课标要求,立足于学生的自主学习,结合高考要求,明确其中的学案设计。而这种学案的内容、形式是根据教材内容考纲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确定,使学生少走弯路。要明确学习目标,设计自学提纲,做出重点或难点分析,确定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和原理的例题或提示。要设身处地,把自己摆在学生的位置上,多问几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教学设计要具有时代意义,操作性要强。要有“与学生对话”、“与教师自己对话”、“与文本对话”、的意识,始终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学设计时采用开放性策略。教师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给学生一个开放的成长空间。从封闭的自我个体教学设计转化为教师之间的协作设计,分课时、分单元教学设计,针对教材进行分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知识结构特点、教材背景,学情、教学手段的选择、课堂的制作等),教师之间取长补短,优化教学设计。另外,把课堂设计权下放给学生,让学生预习并提出一些问题,给学生列预习提纲,要求学生准备预习本,自己查阅、解决相关问题并提出疑问,批阅学生的预习作业,再把学生的需求转化为我的教学目标,从这些问题中筛选一些有价值的与教学相关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设计到教案中。

数学课堂中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效果(1)

二、精心备课 —— 课堂教学的必备主要环节

新教材内容多,时间有限,在有限的时间里要达到好的课堂效果,就要求教师把功夫用在课外,精心备课,树立正确的课堂效率观。高质量的课堂要求教师既有既定教学目标,又能根据课堂实际情况灵活进行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自主叹绝的学习氛围中有所提高。课堂中的合作探究学习不再花哨而在使用,要谨防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偏离教材主体。这些都需要精心备课,因而在每次备课前,教师要问自己这堂课究竟要教给学生什么、带给学生什么。只有把这些问题系统的整理清楚了,才能开始备课。

我们在备课时心中要始终装着学生,除备常规的内容外,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要善于分析学情,多思考如何才能用更精练的语言,更准确的语气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成为课堂大多数时间的主人,让他们有充足的实践去思考、探讨,促进其 主动发展。这样才会使时间的效率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产生大于四十五分钟的教学效果。

数学课堂中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效果(2)

三、高效课堂 —— 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衡量一个教室教学效果的好坏,并不是单纯看其向学生传授了多少知识,而是主要看他有没有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多数人认为传授好了就是提高了教学效率,这是对课堂教学提高效率认识的误区,这实质上还是一种重结果而不重过程的教学思维模式。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产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和创新成果的过程。正是因为如此,新课程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

当然强调探索过程,意味着学生要面临问题和困惑、挫折和失败,这同时也意味着学生可能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结果表面上一无所获,但是,这却是一个人的学习、生存、成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精力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它是一种量化的“长效”,一种难以言说的丰厚回报,而眼前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应该说是值得付出的代价,当然老师要把握最佳教学时间,积极引导学生学习。据心理学家研究,一节课学生思维的最佳时间是上课后的前5分钟到20分钟。所以,课堂教学要提高效率就要把握时间分配,激发学生最佳时间始终处于动脑、动口、动手、动笔的状态。

课堂究竟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认为应从学生的认识过程和思维过程看,对于一个问题的解决,一般分历这样几个阶段:第一,对问题的理解,即“审题”阶段,这一阶段是解决问题的整个思维活动的开端。能不能正确理解题意,弄清题目所提出的条件、问题及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为了更明确理解题意,可以通过画图,运用符号和线条等主观的方式将条件和问题表示出来,以帮助分析和思考。第二,产生一个解决问题的假设,即“明确思路”阶段;第三,将假设付诸实施,即动手“解题”阶段;第四,对解题思路、方法和结果进行检验,进入“反思”阶段。数学教学应该以这四个方面的思维能力为重心,将这四种能力的提高渗透到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当中去。以这四种能力的提高为基础,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课堂中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效果(3)

四、相信学生 —— 既要悉心互携,又要适时放手

首先设计的课堂问题既要有思考价值,又要考虑学生实际,这样才能使他们通过思考获得成功的愉悦,从而提高实践利用率。其次,提问之后要“等一等”,哪怕只是几十秒钟。让所有的学生开动脑筋,进行思考,为解决问题做出自身努力。经过这一段时间的思考,他们也许就能恍然大悟,不仅省去教师教师讲的时间,而且有利于面向全体,提高课堂效率。还有,在学生思考时,教师要掌握介入指导的时间。如果学生还没有充分地自主探究就介入,就会减少学生本可以自主发现的机会;介入过晚则会让学生过久处于迷惑状态,造成学习兴趣降低。当然,根据实际情况,有时教师无需介入,学生们就能解决问题。要让学生有表现的机会,并给以适当激励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及自信心,使学生爱上数学老师,爱上数学。

五、有效批改作业 ——巩固知识,查漏补缺

一般在作业批改中,除了给出我们常规的三个评价“分数”、“书写”、“日期”外,我又多了一项:送“☆”。这个☆可不是乱送的,要得到它非常不容易。可以把它送给那些卷面干净整洁的同学,这就督促学生更加认真地对待作业,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同时,还会把它送给那些解题思路巧妙,方法多样的同学,以此促进每个学生做作业时能够认真思考,拓展思路。不放过任何一道习题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培养!

教师的批语,不仅要反映学生解题的正误,要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学法指导,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而且利用批语适当给予启发,拓宽学生思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开发学生的潜能,激活创新意识。

最后,督促学生一定要改正作业中的错误,并能正确理解,灵活 应用,达到查漏补缺,巩固所学知识的效果。

数学课堂中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效果(4)

六、教学效果 —— 检验课堂效果的成败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采取了开放性、集体式的课堂设计策略;从学生身边的实例,社会热点导入新课;让学生充分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让学生自己“学”得知识;适当强化巩固,精练的总结拓展;辅助以多媒体课件教学。由于更加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更有发展潜力,更具竞争力。

通过几年新课程教学工作的实践,取得了一些成绩。反思过去,我们离课程目标的要求还有差距,今后自己还会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坚持创新,进一步转换角色,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做一名践行新课程数学教学的先行者,走在新课程改革前列,为新课程改革添砖加瓦,尽心尽力。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