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词主语位置规则同前异后

首页 > 教育培训 > 作者:YD1662023-07-31 05:11:12

病句辨析题是高考语文中的一个必考点和痛点,深究其不受青睐和得分率不高的根本原因是大家未形成系统的改错思维。

同学们对生活交流中的汉语可谓非常之熟悉,但在病句辨析题中却常会被那说不清道不明的语感而带跑偏。其实,敏锐精准的语感必须是要建立在对病句辨析技巧清晰完善的类型梳理上,而规范的用语习惯能更好的服务于你语文其他版块的习题作答。所以,病句题3分的含金量非常之高,非常之有趣,非常之有意义。

关联词主语位置规则同前异后,(1)

全国高考语文新课标卷I、卷II在2018和2019年都是针对同一病句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项,那可以肯定的是今年题型依旧。

在此,本文将对病句辨析题提分技巧类型作一个全面梳理,提出一些典型性错题,以期帮助同学们形成相对系统的改错思维。

一、技巧1——“句子长时缩主干,明辨搭配观遗漏”

紧缩出主干(主谓宾),审查主干是否存在成分残缺或搭配不当等错误,如果主干没有问题,再检查定状补枝叶部分,如:

(1)新《旅游法》的颁布实施,II让很多旅行社必须面对(新规定带来)的(各种)(新)问题,(不少)旅行社II [正](从过去拼价格向未来拼服务转型)的阵痛。(第二个主谓句中缺少谓语“经历”)

(2)某工厂II [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不断]致力[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制和开发。(新技术、工艺不能与研制相搭配)

注:双横线指主语,单横线指谓语,波浪线指宾语,“II”指主谓句型中主、谓的划分,小括号指定语,中括号指状语。

二、技巧2——“多项定、状辨语序,再看搭配当不当”

句子有多层定语和状语时,要考虑其语序是否得当、有无产生歧义、修饰语和中心语能否搭配等

如:著名航天专家梁启超之子梁思礼做梦也没有想到………

(“著名航天专家”修饰不明)

多项定、状语语序记忆:

(1)多项定语排列顺序:

领属/时间/处所 名称/数量 动 形 名

(动、形、名指动、形、名词或短语)

如:我们拜访了家乡(领属)附近的(处所)几位(数量)在这一带工作了几十年的(动词短语)最优秀的(形容词短语)水稻(名词)专家。

(2)多项状语排列顺序

表目的/原因的介词短语 表时间的名词或介词短语 表处所的名词或介词短语 表范围/程度/频率/顺序的副词 表情态的副词或动词 表对象的介词短语

如:所有参赛的人当即(时间)在获奖现场(处所)都(范围)真诚地(情态)对他取得的成就(表对象)给予了高度的赞扬。

三、技巧3——“无语病时辨逻辑”

遇到语法上没有问题的句子就要辨析逻辑事理是否有问题,应判断其是否存在自相矛盾、是否符合逻辑事实、是否强加关系等,如:

(1)医生断定他可能会牺牲。

(2)他不顾年老体弱,亲自冒着酷暑和严寒到小书房去找。

(3)这是一篇经典小说,因为现在部分高校已把它列为了课外必读物。(强加因果)

四、技巧4——“两可句意行不通”

句意两可则会表意不准:

(1)句意两可,如:他们谈论这个问题,否定的人很多。

(2)词义两可,如:教室门没有锁。

(3)停顿两可,如:让班长十号前去报到。

(4)修饰两可,如:他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

(5)指代两可,如: 他爱看书,但更爱玩弄乐器,他的主要经历都用在了这方面。

五、技巧5——“杂糅靠语感,根本靠实记”

造成句式杂糅的原因是用一种结构句就可清晰地表达完整的意思却使用了两种结构句混合在一起,如:是因为……的原因(是因为…;…是原因);有……组成(有……;由……组成)等等。

六、技巧6—— “介词当头审主残”

“介宾不搭造歧义”

“偷换介词要留心”

(1)句子以介词开头,要考虑是否会造成分(如主语)残缺

如: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告别了自己的耕地。

(2)看介宾搭配是否恰当,有无歧义

如:这个节目自开播以来,粉丝们除了关注明星们的一举一动,也为节目组出谋划策设置任务。(“自”的位置应在句首,中途易辙)

(3)看介词是否存在误用

如:对机制健全的国度,这件事会有不同的处理结果。(“对”改“在”)

七、技巧7——“并列成分讲究多,牢记四点不丢分”

并列成分需要注意:

(1)顺序是否有错

如:传统节日是需要我们传承和保护的文化遗产。

(2)成分之间是否存在种属关系

如:大厅里陈列着无数件实物、文件和烈士的遗物。

(3)“和”“与”“跟”既可以做连词,也可以是介词,使用时如果不注意就会产生歧义

如:小李背着班长和小陈把教室偷偷打扫干净了。

(4)联合短语与前后相关成分的搭配是否恰当

如:他们共走访了近四百户家庭和三千多公里路程。

八、技巧8——“牢抓多对一或一对多”

句中有“是否”、“能否”、“优劣”、“好坏”、“成败”等肯定与否定、正面与反面相叠的词时,要考虑一面或两面的搭配问题。

如:机器质量的好坏是保证生产安全的一个重要条件。

九、技巧9——“数量词里辨概念 ”

如果句中出现数量词语,要注意以下问题:

(1)减少不能用倍数,只能用分数和百分数。

(2)“翻番”的概念要搞清楚,10翻一番为20,翻两番为40。

(3)注意“增加到”和“增加了”的区别,“增加到”包含底数,“增加了”不包含底数。

(4)出现集体概念的名词不能与具体的数字搭配。如不能说“500多个岁月”“3个莘莘学子”等。

(5)用数字表达,注意前后不能重复,如“约”“大概”“左右”等,用一个即可。

(6)用数字表达时,注意前后不能矛盾,如“至少”不能和“以上”同时出现,“平均”不能和“都”同时出现。

十、技巧10——“看见代词疑不明”

句中有代词,必定要考虑代词是否指代不明的问题。

(例句见前“技巧4-(5)”)

十一、技巧11——“熟语现时疑重复”

俗语容易出现语意重复的语病

如“人民生灵涂炭”“群众民怨沸腾”“许多莘莘学子”“值得可歌可泣”“正方兴未艾”“被人贻笑大方”“付诸于”“极大的厚爱”等都是误用。

十二、技巧12——“多重否定疑不当”

注意表否定的词如拒绝、阻止、防止、 预防、否认、怀疑、避免、幸免、难免、切忌、禁止、排除、忽视、免去仿造等。这类词本身含有否定,用在句中起否定句意的作用,如果忽视这一用法,在句中又用否定词,就会造成语病。如,作文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变成了“作文要胡编乱造”)

类似“无时无刻”“不明不白”等格式的词只表达一重否定的意思需注意。

十三、技巧13——“关联词中三讲究”

如果句中有关联词出现,要注意以下三点:

(1)第一个主语位置遵循“同前异后”(同一个主语那么主语在关联词前,不是同一主语那么主语在关联词之后)

(2)有的关联词使用必须配套,要考虑是否残缺或搭配不当

(3)注意关联词之间的逻辑关系

如:这个村不但向国家交了大量的粮食,而且不要国家的救济粮了。(“不但”“而且”之后的意思前轻后重,对调)

十四、技巧14——“话未完,另起说叫‘中途易辙’”

前一个句子谓语未出现时,下一个句子就另起一主语展开叙述称为中途易辙。

如:家乡的父老乡亲,在村干部的带领下,重建大棚的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十五、技巧15——“前句尾作后句头,此句犯了牵连病”

一个句子的结尾兼作另一句子的开头叫作“前后牵连”

如:他捐赠了一个古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古董”既作“捐赠”的宾语,又作“具有”的主语,宾主两兼,把“了”改为“的”)

来源:昭通日报

编辑:都市时报一点关注 张丽青

审核:冯颜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