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纲内容
熟练掌握汉语言基本知识(如词汇、语法、修辞),遵循初中生语言学习规律,帮助学生理解语言难点,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考纲解读
汉语言基本知识包括现代汉语语音、汉字、词汇、语法、修辞等,对于初中老师,重点考查的是词汇、语法和修辞。“课标”在附录3“语法修辞知识要点”中着重列举了“词的分类”“短语的结构”“单句的成分”“复句的类型”和“常见修辞格”等。根据“课标”要求,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知识内容,“在教学中应根据语文运用的实际需要,从所遇到的具体语言实例出发进行指导和点拨”,因此,本节内容重在考查运用这些基本知识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
基本知识
一、语音
(一)普通话概念
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把普通话的定义增补为“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这个定义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明确规定了普通话的标准。
(二)语音知识
(1)语音是语言的声音,是语言符号系统的载体。
(2)音素是最小的语言单位。包括10个元音和22个辅音。
(3)音节是听觉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音单位,也是最自然的语音单位。一般而言,汉语的一个字就是一个音节,也可以说音素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就成为音节。
(4)音节由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部分组成。声母处于音节的开头,普通话有21个辅音字母,还包括零声母(普通话里大部分音节都以辅音声母开头,但也有一些音节的开头不是辅音而是元音,这就叫作零声母)。
(三)语言的四要素
语言有音色(音质)、音高、音强、音长等要素。
(四)汉语拼音方案
汉语拼音方案包含有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拼写规则和隔音符号等六个部分。要着重了解汉语拼音拼写规则。
二、汉字
(一)汉字的起源
(1)仓颉造字。《淮南子·本经训》云:“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栗,鬼夜哭。”意思是,仓颉创造文字,惊天地,天上落下了粟米,鬼也在夜里哭泣。
(2)劳动中创造文字。“文字在人民间萌芽。”(鲁迅)
另有《北史·魏本纪》的“结绳记事”说和现代学者的图画说。
(二)汉字的特点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汉字是记录汉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汉字是表意文字,具有音、形、义统一的特点,表现形式为方块字。
(三)汉字的构造——六书
古代学者归纳汉字的造字方法时有所谓“六书”的说法,即六种条例。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六书”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后两种为用字法)
(四)汉字形体的演变
中国汉字的演变大致经过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这样一个过程。
(五)笔画和笔顺
1.笔画的类型
1988年当时的国家语委和新闻出版署公布《现代汉语通用字表》,规定了五种基本笔画,即:横、竖、撇、点、折。横包括横和提;点包括点和捺;折笔按照所包含的笔形又可以分为横、竖、撇、点、折、提、弯、勾等八类25种。
2.笔顺的一般规则
笔顺的一般规则包括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外到内、从外到内后封口、先中间后两边等。
(六)错别字的原因
别字的出现一般有形近出错、同音出错、义近出错等几种原因。写错字一般是多(少)笔画、笔画组合错误等。
三、词汇
(一)实词和虚词
按词性(用法)分,有实词和虚词。实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有副词、借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叹词等。
(二)单纯词和合成词
按构成分,有单纯词和合成词。
1.单纯词
单纯词是由单个语素构成的词。单纯词有由一个音节构成的单音节单纯词,如山、水、天、地等;也有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构成的双音节或多音节单纯词,如仿佛、荡漾、蜈蚣、盘尼西林等。
双音节单纯词中有联绵词现象:第一种是声母相同的叫双声联绵词,简称双声词,如伶俐、鸳鸯、仓促等;第二种是韵母相同的叫叠韵联绵词,简称联绵词,如逍遥、从容、崔嵬、峥嵘等。第三种是两个音节既非双声、又非叠韵,简称非双声叠韵词,如嘀咕等。
2.合成词
合成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结合一起而构成的词。根据语素组合的方式,可以分为并列式(如语言、开关等)、偏正式(电灯、火红等)、陈述式(也叫主谓式,如头痛、年轻等)、支配式(也叫动宾式,如司机、作文等)、补充式(动补式,如澄清、站稳等)、附加式(如小时、石头等)、名量式(如房间、船只等)、重叠式(如天天、漫漫等)。
(三)短语
词和词按照一定的规则可以组成短语,短语是词和词构成的比词大、比句子小的语法单位。汉语里有许多种短语,最基本的是下面六种。
并列式:由地位平等的词组成。如“白菜和芹菜”“调查研究”“聪明伶俐”等。
偏正式:由中心词和中心词前面的修饰语组成。如“大城市”(这是以名词为中心的偏正短语);“努力工作”“十分优秀”(这是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偏正短语)。
主谓式:由陈述对象和陈述者构成,被陈述对象在前,陈述者在后。如“学校开学”、“山河壮丽”等。
动宾式:由动词和其后带着的宾语组成。如“写小说”“修理汽车”等。
补充式:由动词或形容词和其后带着的补充成分组成,如“坐下”“放在这里”等。
介宾式:介词在前,其他词语(主要是名词或者名词短语)在后组成。如“在中国”“向大家”“以这种方式”等。
(四)单义词与多义词
从一个词的义项来看,有的词只表示一个意义,如事物名称、科学术语、专有名称等,这就是单义词。但大多数词不止一个意义,那就是多义词。多义词有基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之分,要善于区分和辨别。
(五)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
词语有感情色彩。根据感情色彩的不同,可以分为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带有赞许、肯定、喜悦等感情色彩的词是褒义词,带有贬斥、否定、厌恶等感情色彩的词是贬义词,不带褒贬色彩的词是中性词。
要注意词语感情色彩在语境中的变化,例如有“原褒今贬”“原贬今褒”和“贬词褒用”“褒词贬用”等现象。
(六)同义词和反义词
1.同义词
同义词就是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同义词的存在,为我们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细致地表达思想感情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使用同义词,不仅要弄清这些词之间的相同点,更要弄清它们之间的不同点。辨别同义词,可以从下边这几个方面着眼:从词语的意义上看,词义轻重不同、范围大小不同;从用法上看,词的适用对象不同、搭配习惯不同;从感情色彩上看,有的词语褒贬色彩明显;从语体色彩看,有的同义词适合于口语或书面语等不同的语境。
2.反义词
反义词就是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恰当使用反义词,可以形成鲜明的对比,把事物的特点表达得更充分,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七)词语释义
要准确、鲜明、生动地使用词语,要准确理解文章内容,有必要掌握一点解释词语的方法。词语释义有语素分析法(将词拆开为语素,逐一解释,如沉勇,沉着而勇敢),难点突破法(突破其中一个较难的词语,如洞察,“洞”是透彻、清楚的意思,“洞察”就是清楚地知道),对释法(用反义词加“不”解释,如陌生,不熟悉),描述法(描写事物、概念的性状,说明词语的引申义、比喻义等,如忸怩,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定义法(用简练的语言对词语所包含的事物的本质特征作确切的叙说、解释,如学者,在学说上有一定成就的人)等。
在语境中,词语释义一定要将词语本义同其所处语言环境联系起来,揭示词语在特定的上下文中的临时意义。
四、句子
(一)单句的成分
一般来说,单句有六个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主语和谓语:主语是句子里被陈述的对象,谓语是用来陈述主语的;在一般情况下,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宾语和补语:宾语往往表示动作支配的对象,并且总是处在动词的后头;补语是动词形容词后面的补充成分。定语和状语:定语是名词性词语的修饰成分;状语是动词性、形容词性词语的修饰成分。
各成分的一般位置:(定)主 [状]谓〈补〉 (定)宾
示例:(我们)公司︱[最近]研制〈成功了〉(一款新)产品。
(二)单句的类型
从结构上分,单句可以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主谓句依据谓语的性质又可以分为名词性谓语句、动词性谓语句、形容词性谓语句和主谓谓语句。动词性谓语句中又包括了结构比较特殊的几种句式:连动句、兼语句、存现句、“是”字句、“把”字句和“被”字句等。
从用途和语气上分,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
(三)复句的类型
复句是语言中的一种句法结构,一般是由两个或多个单句构成的,有的由单句直接组合而成,有的借助虚词组合而成。根据复句组合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并列复句、递进复句、选择复句、转折复句、因果复句、假设复句、条件复句等。
(四)句式变换
在实际运用中,为了收到更为理想的语言表达效果,经常要求句式有变化。句式变换有肯定句和否定句的变换,主动句与被动句的变换,长句与短句的变换,常式句和变式句的变换等。要注意的是,变换后的句子一定要保留原意。
(五)病句修改
学习语法知识的目的就是用来解决语言难点,预防和修改病句就是语法知识的运用之一。病句一般有六种现象: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
五、修辞
初中阶段需要掌握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八种常见的修辞手法(修辞格)及表达作用。其中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的主要作用是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和生动性;设问、反问、排比等修辞手法的主要作用是增强语言气势。
六、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分点号和标号两大类16种,用法详见其他相关资料。标点符号的考查除了专门设题之外,主要放在写作中考查。标点符号的书写必须规范正确。标点符号要占格写,破折号两格,省略号每三点占一格;引号、括号、书名号前部分各占一格且不能分行书写;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句号、问号、叹号)不能放在一行的开头;省略号、破折号不能分两截放在上行末尾和下行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