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区域活动的名词解释,小班幼儿的定义名词解释

首页 > 教育培训 > 作者:YD1662023-11-04 17:40:44

三、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方式

1、被动反应:教师处于旁观状态,幼儿主动发起交往,教师仅仅以简单的话语应答,或是简单的肢体反应,没有做进一步的回应。

2、权威控制:规定活动的内容主题;分配角色,替代幼儿选择活动区;制止限制)

3、一般指导:询问、讲解、提要求

4、深入指导:协商建议、启发提问

幼儿区域活动的名词解释,小班幼儿的定义名词解释(5)

四、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内容

指导内容:

教师在对幼儿游戏进行指导时,着重发展幼儿某方面的水平,具体包括:生活常规、社会交往、知识技能、目的坚持性和创造性等。

1、生活常规:教师在指导幼儿时,强调一日生活中的常规教育、行为规范以及纪律维持等。

2、社会交往:教师注重师幼之间、幼儿之间的互动,通过语言或行为引导,促使幼儿产生交流的愿望,培养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等。 

3、知识技能:关于知识和操作技能方面的内容。如:教师指导幼儿的美工区,针对幼儿的剪纸技能进行强调指导。

4、目的坚持性:教师注重幼儿活动的完整性与持久性,鼓励幼儿做事情养成有计划、有顺序的完成,调活动的坚持性。

5、创造性:教师指导时,更多是鼓励幼儿自由发挥想象,自己解决问题,创造性的完成一些活动。 

幼儿区域活动的名词解释,小班幼儿的定义名词解释(6)

五、区域活动中教师教育指导的两种性质

区域活动中的教育指导是教师在幼儿自选的区域活动过程中对幼儿施加的教育影响。这种影响从指导者的意图或意向上来说,可以分为两种性质:

一种是正向的,即通过指导激励或肯定儿童的某种行为;

另一种是负向的,即通过指导抑制或否定儿童的某种行为。

一般而言,对幼儿区域活动进行负向性指导,总的原则是以不压抑或破坏自由活动的气氛为前提。

所以,负向性指导应以委婉的间接方式为主。如教师巧用游戏的口吻,暗示性的眼神、表情、手势、等都可以用作否定性干预的手段。

幼儿区域活动的名词解释,小班幼儿的定义名词解释(7)

六、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教育指导策略

幼儿区域活动的教育指导策略可以分为三大类:以教师自身为影响媒介;以活动材料为影响媒介;以幼儿活动同伴为影响媒介。

(一)以教师自身为影响媒介

以自身为影响媒介的教育指导是指在教师亲身介入幼儿区域活动过程,并对幼儿直接施加教育影响的指导策略。实践表明,一般可有以下三种方式。 

1、平行活动方式

平行活动的指导方式是教师在空间距离上接近幼儿,并与幼儿用相同的活动材料从事同样的活动,但不与儿童发生直接相互言行交往,不直接介入幼儿的活动过程,利用自身行为的榜样示范的暗示作用,对幼儿的自由活动进行指导。

这种指导方式往往用于幼儿的建构造型、科学探索、欣赏阅读、角色表演等活动现场中,效果较明显。 

2、合作活动方式

在实践中,合作活动是一种最常见的教育指导方式。它是指当幼儿专注于自己自由活动时,教师以活动合作者的身份加入幼儿的自选活动过程,以施加教育影响,但仍然由儿童自主掌握活动的进程。合作活动方式常常运用于幼儿自选的扮演活动过程中。 

3、领导活动方式

领导活动方式是由教师提议或事先设计一个活动,并在指导活动时扮演一个关键的角色,至少部分控制活动的进程。这种指导方法常常传授一些新的规则和玩法,一般常用于幼儿自选的角色表演和有规则的游戏过程中。

领导活动一般采取两种方式:外部领导和内部领导。

外部领导:就是教师不参加活动,而从活动本身的特点和教育意图对活动作出评价和建议,鼓励儿童正确合理地开展自选的活动;

内部指导:就是教师参加到活动中去并通过担任一个角色,演示幼儿没有采取过的活动行为,用行动和语言进行讲解和示范。 

幼儿区域活动的名词解释,小班幼儿的定义名词解释(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