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参与人数最多的相互宝大病互助计划来看 ,它有点类似于保险中的重疾险。只要发生符合规定的重大疾病。相互宝就从各个参与人的账户扣点钱,然后一次性捐给患病的人,最高可领 30 万。
最早一开始大家每次只需要分摊几分钱,而现在每个月扣的钱越来越多……这也让大家开始怀疑,相互宝到底靠谱吗?是不是相互宝开始割韭菜了?
那么,相互宝分摊金为什么越来越多,下面学姐给大家分析一下。
为什么相互宝分摊金越来越多?
相互宝的整体用户偏年轻化,加入的成员越来越多
相互宝的线上模式决定了最早加入的那一批人,都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随着年龄增长,得病的风险也会越来越高,相互宝分摊金额自然会不断上涨,只是目前还未到达理赔高发期。
再者,随着相互宝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更多的中老年人加入了进来,还有很多来自小城市,从未做过体检的“健康”人群,一旦生病都会发起理赔,注定了相互宝的出险概率会越来越高,每个人分摊到的费用自然也是水涨船高。
越来越多的人过了相互宝的等待期,得病开始理赔
什么意思呢?学姐给大家画张图就明白了:
在发病率一定的情况下,加入相互宝的人数越多,出险的概率自然也就越高。
不过加入相互宝以后,得了病不是立刻就能赔的,还要过3个月的等待期才能赔。随着越来越多人过了等待期,得病开始理赔,真实的数据就会表露出来,无论是理赔人数,还是分摊金额,就会越来越接近于社会正常发病率。
所以,与其说是现在分摊多了,不如说是前期分少了,并且随着加入人数的增多,伴随着时间的增长,以后分摊的金额肯定会越来越高。
那相互宝的分摊金额会不会无限的增长呢?
根据大数定律,在一个足够大的群体中,生病的人数比例几乎是固定的。
按照银保监会统计的数据来看,0-40岁发生25种重大疾病的概率大概是3%。一旦生病,赔付30万,加上相互宝的8%的管理费,如果是按40年每年12个月分摊。
可以估算出,每个月的分摊金为:3%*30w*(1 8%)/(40*12)=20.25元,差不多20元左右,一个月两期,也就是每期不会超过 10 元,一年最多在 240 块左右,比买重疾险要便宜很多。
既然如此,很多人开始纠结了:我都有相互宝了,还有必要再买一份保险吗?
有相互宝了,还有必要再买保险吗?
对于这个问题,学姐的答案是:相互宝不能替代保险。因为跟保险相比,相互宝的保障具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
相互宝健康告知随时修改
加入相互宝是有“健康要求”的,符合健康告知才能加入。
从创建之初到现在,相互宝的大病互助计划已经前后改了2次健康告知,今年6月1日调整的已经是第三版的健康告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