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剧照
朱元璋与刘邦一样起身草莽,属于那种不识字或识字不多的"大老粗",但正是这样的"文盲"却创造出了许多高级知识分子都望尘莫及的巨大功业,而历史上许多满腹诗书、才情卓越的人物如南朝陈国的陈后主、南唐的李后主、北宋的宋徽宗等即便子继父业,登上皇位,也都落得个身败名裂、凄然受辱的下场。
而经历过清朝灭亡的*对此深有感触,他通过对比,得出了一个结论,不要小看"大老粗","老粗出人物"。
我们都知道*在军事指挥上用兵如神,如四渡赤水出奇兵摆脱国民党的围追堵截,抗日战争中的经典十六字游击战术等,然而很少有人知道,*的军事战略思维很大部分是学习朱元璋的。
朱元璋虽然大字不识一个,却善于从战争中学习如何战争,并且又能很快把学习出来的东西用于战争,再加上他善于对事情做出判断,所以在元末战争中的表现比起汉末袁绍等眼高手低的人物不知要高出多少倍。
《明史》中这样评价朱元璋"当其肇造之初,能沉几观变,次第经略,绰有成算",实非虚词。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朱元璋能在刚刚接触战争的时候,就沉下心来去学习,然后计算谋略,最后成为卓越的军事家。
*对朱元璋这样的能力给与很高的评价"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在古代战争中,汉以前"讲究武德"的战争暂且不谈,自汉以后,唐太宗李世民可能是打出以弱胜强战争最多的人,这一点也是极为符合*的军事思维的,因为初期的红军仅仅是"星星之火"。
而把朱元璋排在第二,主要是他宏观的军事分析和运筹能力深得*的赞许。这一点可以通过具体分析朱元璋和陈友谅的战争可以看出。
朱元璋在平定中原之前,需要先解决盘踞在江南的两股主要势力,一个是陈友谅,一个是张士诚。在优先攻打那个势力上,朱元璋手下出现分歧。有人建议他先打张士诚,因为张士诚的势力范围紧挨着朱元璋。
但朱元璋经过仔细分析后,决定先攻打陈友谅。在朱元璋看来陈友谅素来性格骄傲狂放,而张士诚谨慎器量狭小,两者对比,他得出结论
"志骄则好生事,器小则无远图,故先攻友谅"。
果然,在朱元璋与陈友谅鄱阳湖决战时,张士诚犹豫不决,不知道该帮助哪一方,最后索性不管,只做壁上观。等到朱元璋灭了陈友谅后,张士诚独木难支,不久便为朱元璋所败。
陈友谅剧照
朱元璋在后来回忆中说,当时如果先打张士诚,以陈友谅的性格,必然出兵与张士诚前后夹击,在腹背受敌下,我必败。这就是两种不同的作战计划所带来的截然相反的效果。后来在平定中原的过程中,朱元璋又制定了先山东、次河洛、后秦陇的作战方针,顺利地夺取了中原地区。
朱元璋的这种分清主次、逐步蚕食的战略思想,给了*极大的灵感。在*指挥的战争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把李世民的"以弱胜强"和朱元璋的"次第经略"相结合,形成了"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战略原则。
在这样战略原则下,又不断发展出"不要四面出击"、"不打无把握之仗"等战略思想。
似朱元璋、刘邦这种大老粗,往往心雄万夫,胆气超群,虽然没有知识分子做事瞻前顾后、畏首畏尾的缺点,但仅靠胆气也不足成事,如项羽等。
从某种意义上说,朱元璋继承了刘邦知人善用的方法,把一群知识分子的谋略和计谋为自己所用。将刘伯温、宋濂、朱升、章溢、叶琛等这些能人志士聚集在自己身旁,方才成就了大明王朝的百世基业。
1953年,*与陈毅元帅到南京共游紫金山时,陈毅元帅随口讲了几个当地关于朱元璋的传说故事。*也来了兴致,就开口讲道
"朱洪武(注:明太祖朱元璋年号洪武)是个放牛娃出身,人倒也不蠢。他有个谋士叫朱升,很有见识。朱洪武听了朱升的话'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最后取得了民心,得了天下。"
这里面的意思,讲的是在朱元璋势力没有发展成型的时候,他的谋士朱升劝他,先不要争夺天下,要先筑墙防御,积蓄力量,等到时机成熟,再图谋天下。
后来的明成祖朱棣继承其父志向,在面对北方少数民族时,先加修了长城,等到内政完备后,才主动带领大军进行北伐。这样的思想深刻的影响到*,在与国民党对战和抗日战争时,根据地的发展正是如此。
到了70年代时,*明确提出了"深挖洞、广集粮、不称霸"以及"备战、备荒、为人民"两个基本口号。
*对朱元璋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对朱元璋的评价有着自己的主观论断。1948年,吴晗初次写成《朱元璋传》,将稿子送请*阅正,正在指挥解放战争的*抽出时间仔细阅读了书稿,期间还与吴晗深谈了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