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的800里到底有多远,古代800里是现在的多少公里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2-11-19 17:44:37

上图_ 驿使(甘肃嘉峪关魏晋墓砖画)

驿站要建设,驿夫也要保障。

秦朝“尚黑”,数字“尚六”,当时“车同轨”规定一律“乘六舆”,因此驿夫身穿黑色工作服“乘六马”。汉朝时,驿夫的服色从黑变红。据《后汉书》记载:“驿马三十里一置,卒皆赤帻绛鞲云。”说明红色头巾、红色袖套和“赤白囊”,是东汉驿夫的标配。

两宋时,供职于“急递铺”和“斥堠铺”的驿夫一年有春、夏、冬三套工作服。而元朝驿夫则配备了蓑衣,确保驿夫能够风雨无阻的赶路。鉴于马的体力和速度有限,驿夫每过一个驿站,就换一匹休整好的驿马,做到换马不换人,这需要驿夫和驿站之间密切协作,相互配合。

对驿传的制度管理,有助于提升自身的效率。唐朝规定驿夫抵驿,必须换马,违者“杖八十”。文书在驿递中延误,晚到一天杖八十,两天加倍,最重可处徒刑两年。若重要文书出现延误,罪加三等,因延误产生重大后果,可处绞刑。此外,驿长每年必须呈报驿马死损肥瘠情况,以及当年日常经费支出情况。“八百里加急”创造的神奇速度,关键靠的是人。

古时候的800里到底有多远,古代800里是现在的多少公里(5)

上图_ 古代驿站纪念邮票

特殊物品的出现,迫使驿传更具效率。

唐朝文学家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中称:“平原郡贡糖蟹,采于河间界。每年生贡,斩冰火照,悬老犬肉,蟹觉老犬肉即浮,因取之。一枚直百金。以毡密束于驿马,驰至于京。”也就是说从山东进贡的螃蟹,用毛毡密封后,用驿马快速送到长安。

明朝诗人于慎行写有“六月鲥鱼带雪寒,三千江路到长安”的诗句。《万历野获编》中记载:“惟鲜鲥则以五月十五日进鲜于孝陵,始开船,限定六月末旬到京……其船昼夜前征,所至求冰易换,急如星火。”可见生鲜货物加入了驿递的行列。

众所周知,丝绸之路是最早的驿路之一。驿夫奔波在驿道上,除上交换文书之外,还运输着来自异国的珠宝、香料、皮货、食物等,仅名贵香料就超过100种。“生鲜速递”和“海外购”,为“八百里加急”创造了条件。

古时候的800里到底有多远,古代800里是现在的多少公里(6)

上图_ 元代 乘马铜牌

问题来了,驿递的速度到底有多快?

实质上朝廷对此早有规定。步递适合短途传递和普通邮件。秦汉时期,要求驿夫每个时辰要走10里,而且邮件必须当天送完。陈末隋初有个叫“麦铁杖”的快递小哥,“日行五百里,走及奔马”,曾夜送诏书,从建康到徐州“夜至旦还”。麦铁杖达到了步递的极限,不过是个例而已。

汉朝以后,出现了以马递为主的“特快专递”,这对驿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南北朝时,身负加急公文的驿夫每天至少要跑200公里。隋唐时期,朝廷对陆路驿速有明确的“程限”:传马日走 4 驿,乘驿马日走 6驿,按每30里一驿算,日走 120 里至 180 里。若情况紧急,要求日驰10驿,相当于每天要跑300里。如送赦书,则要日行约16驿,行程500里。

古时候的800里到底有多远,古代800里是现在的多少公里(7)

上图_ 横塘古驿亭

《随园笔记》称,宋朝的急脚递能“日行六百里”,约合现在不到250公里的距离。三藩之乱时,从昆明到北京,近3000公里的路程,清朝驿夫仅用9天完成快递签收。马递的速度由600里进一步提高到800里。

水陆联递也是古代常用的一种快递方式。唐朝天宝年间,玄宗为讨好杨贵妃,下令岭南进贡荔枝。驿夫借助大运河的便利,舟马衔接,“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另外,唐朝规定车递速度每天不得低于120里。随着社会的进步,快递的需求逐步提升,这才催生出“八百里加急”。

古时候的800里到底有多远,古代800里是现在的多少公里(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